回顧政府救市招數 挽回經濟下滑之道
經過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至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令香港經濟更趨疲弱,政府的利民紓困措施成為社會各界的焦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6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撥出超過1200億元推出大規模逆周期措施,把重點放在「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
共享製作時光 自助烘焙覓商機
走進逾二千呎的場地,焗爐、攪拌器等用具井井有條放在桌子上,細看還分為材料區、工具區、包裝區等。猶看就像「加大碼」廚房,設備應有盡有,實是一間自助烘焙店。不少人都喜歡製作甜品,奈何家中淺窄,未能享受當中樂趣。有商家看中市場,從台灣引入自助烘焙,一圓港人甜品夢。
保障欠完善 斜槓族堀起 零工經濟或成隱憂
晚上八時許,24歲的嘉浚下班回家,打開電腦開始他的第二份工作。嘉浚白天是一間葡萄酒公司的市場推廣員,同時擔任編劇、攝影師等工作。他有一個名字——「斜槓族」(Slashie),也是香港五十多萬零工經濟大軍的其中一員。
科技來襲 Z世代逐成消費新力軍
「有時會質疑自己是否過度消費,但看著旁人總覺羨慕。加上每次煩惱疲倦時,更想獎勵自己,於是愈買愈多。」Z世代愛享樂,重視一刻虛榮,不容忽視的高消費力,令他們成為消費新力軍。信用卡帳單或成隱憂,欠缺儲蓄計劃未知是福是禍,但一眾商機卻跟隨他們的步伐迅速誕生。
銀齡市場作主 潛力股引爆商戰
香港名列全球第三位最長壽地區,人均年齡接近80歲,僅次於日本和瑞典,據2016年統計,香港共有一百一十萬名65歲以上長者,銀齡需求備受關注。龐大顧客群伴隨著商機駕到,吸引提供情趣用品、護理服務及住宅服務的商家出招,各出奇謀搶佔銀齡市場地盤。
食客愛新鮮 找「素」大過天
很多人內心藏著一頭「食肉獸」,可是當人們開始注重飲食健康,或關注動物權益,「食肉獸」便會走遠,換來素食商機在港逐漸發展。有商家珍視素食市場的發展潛力,在港投資素食店舖,期望推廣素食文化,甚至逆轉本港飲食大流。
復古菲林留生機 傳統沖曬微轉型
「這個(菲林沖曬)市場老化了,但無人做,甚至無人做得到,這就是發展空間。」照片沖曬曾是一種享受,但如今能夠即時看到成果的數碼攝影已成港人心頭好。有菲林攝影老行尊相信菲林攝影會捲土重來,重奪市場主導權,在此之前,遷址與經營副業便成生存唯一方法。
過江初創北上 搶佔環球市場
「大富翁」善用手上資本,憑擲出骰子的點數,決定前進多少步。一點運氣,加無數計算,才能勝出。但現實世界中,每名玩家並非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商業戰場的老玩家早在遊戲裏滾存大量資本,站穩陣腳。初創企業帶着微薄資金與無窮膽量,戰戰兢兢踏上棋盤,憑運氣與策略,期望殺出一條血路。
手繪瓷器無價 兩地匠心命運二分
清朝,曹志雄爺爺發覺手繪瓷器有利可圖,但內地軍閥割據,遂遷址香港,聘用廣州瓷器工匠來港,1928 年於九龍城蒲崗村道開辦粵東磁廠,多年遷址三次,終於 1987 年遷至九龍灣現址。
演唱會競爭白熱化 港以科技覓生天
燈光四射的舞台背後藏著數以千萬計的商業價值,每場演唱會中製作公司無數次考量市場反應。香港舉辦演唱會的成本漸高,加上內地場館配套發展日趨完善,競爭激烈。香港公司嘗試以宣傳手法及嶄新科技,鞏固香港演唱會的市場地位,捍衛黃金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