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未來見

記者:黃令筠 攝影:黃令筠 2019年香港反修例事件逾萬人被捕,當中超過4,000名為學生,阿軒亦是其中一個,被捕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經過三年不斷押後的上庭時間,阿軒在2022年6月迎來最後的審訊階段。 在這兩年多的無限期等待中,阿軒的心情由一開始的不憤、恐懼逐漸轉為平靜。雖然律師對阿軒的案情持不樂觀的看法,但縱使如此,在這段時間阿軒仍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面對。 反修例事件被捕人士大多面對暴動罪、非法集結罪和藏有攻擊性武器等指控,其中暴動罪刑罰較重,最高可以判囚10年;非法集結罪最高刑罰是五年。目前大部份被控暴動罪人士均被判35-65個月不等,對於最後的結果,阿軒已做好入獄的心理準備,但若刑期比預期多,他也坦言自己沒有信心能夠承受結果。 踏進六月,阿軒開始為期一個月每天上庭的生活,他與家人每天早上九時便要到達法院應訊。漫長的司法程序終於走到最後,阿軒心中定有不安,但亦不想打破兩年多維持的平常生活。結束應訊後他即使身心俱疲,仍會與朋友相聚。他說一方面想自己靜靜思考,但一方面又想和朋友聚會,畢竟誰也無法預料未來幾年大家能否繼續相見。不過,阿軒指自己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但假如事件沒有發生,他相信自己會與朋友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專學生。當然世間沒有如果,人生也無法重來。 被問到會否對未來感到徬徨,阿軒認為自己會對未來感到擔憂,他亦無法想像若要入獄,他的生活將會怎樣渡過,但目前又不想做任何假設,只想先渡過目前的審訊階段,人生只有「見步行步。」 人生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亦不用無悔每個決定,記得只要埋首向前,前方定會有出路。
港聞

移民潮-離留的抉擇

機場是一個充滿悲歡離合的地方,往年到機場大多數是因為旅遊或到海外留學,但近年不少港人看淡香港的未來,繼而選擇離開熟悉的「家」,打包行裝移居他國。香港也繼97回歸後,迎來第二次移民潮。
港聞

政治素人陳振哲硬撼林村谷 勤力至勝關鍵

今年區議會選舉,受修例運動影響,大批政治素人空降參選。就連新界鄉郊選區,亦有素人主動「硬撼」挑戰連任多年並獲村長支持的區議員。鄉郊選區向來被認為鄉事勢力強,外人無法勝出。今屆則出現奇蹟,「機場大叔」陳振哲首次參選區議會選舉,即以284票之差,擊敗連任三屆的對手陳灶良,成為大埔林村谷選區的新任區議員。
港聞

穿梭事實 學報補苴罅漏

「積絲成縷,積寸成尺」不論學業工作,總要一步一步學習,不可能一步登天。作為就讀新聞系的同學,學報自然是他們踏入新聞行業的踏腳石。透過出版一本學報,同學逐漸熟識刊物的流程,為日後成為專業記者做好準備。有學報總編認為學報雖面對困難,仍應盡力走在事實面前,填補主流報道罅漏,亦有學報採訪顧問認為學生安全為大前提,學生記者的角色就是報道其他傳媒沒有刊登的故事。
港聞

保障欠完善 斜槓族堀起 零工經濟或成隱憂

晚上八時許,24歲的嘉浚下班回家,打開電腦開始他的第二份工作。嘉浚白天是一間葡萄酒公司的市場推廣員,同時擔任編劇、攝影師等工作。他有一個名字——「斜槓族」(Slashie),也是香港五十多萬零工經濟大軍的其中一員。
港聞

母嬰政策落後 催乳師資格成疑 港府宜建立認證系統

港府近年大力推廣母乳餵哺,不少母親顧及子女健康,不惜用盡方法催乳,包括聘用催乳師。坊間催乳師資格及培訓成疑,質素良莠不齊。消委會在過去三年收到四宗有關陪月服務投訴,及一宗催乳服務投訴,主要涉及服務質素不佳及效果未如預期。
港聞

課金中獎率欠透明 港難立法監管遊戲

近年,不少手機遊戲以免費下載及新功能、角色等作招徠,吸引玩家付款購買特殊道具,俗稱「課金」。有玩家表示遊戲中獎機率甚低,亦難以找到機率資訊。亞洲地區幾年前規定遊戲商必須公開機率,香港逾200萬人「課金」,則遲遲未有為遊戲機率討論,有律師指跟抽查方式及監管範圍有關。
港聞

院舍輪候無期 照顧壓力倍增 智障雙老家庭孤立乏援

現時本港約有7至10萬智障人士,當中50歲以上佔,惟港府未跟從世衛,確立50歲以上智障人士為「高齡智障」。有智障人士家長表示,子女隨年漸長,院舍輪候卻遙遙無期,港府生活津貼不足,照顧百上加斤。有立法會議員亦指出,政府資助準則未有涵蓋所有智障人士,做法不公,家長離世後的財產管理亦未完善,「雙老化」只會更嚴重。
港聞

一眼關百人 前線乏經驗 機場體溫篩檢有待改善

旅客抵港時必先經過衛生署外判職員體溫檢測,確認並無發燒症狀方能入境。不過相關體溫檢測員並非專業,聘請門檻甚低。抵港人數眾多,僅有151名體溫檢測員受聘於外判公司,人手遠不足以應付需求,無從為機場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