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廣場舞熱潮 帶來歡樂還是矛盾?

廣場舞自內地「南移」香港並非新鮮事,不少大型公園廣場每天都有數十名甚至過百名市民載歌載舞。社會普遍稱呼廣場舞為「大媽舞」,因廣場舞的主力軍......
副刊

化渣滓為書香 廚餘再生香港紙

平日用剩的茶渣、藥渣和爛生果,除了被人運到堆填區外,現在有了第二條「生路」。兩位年輕設計師楊詩雅(Car)及王玉玲(Jade),利用一年時間,運用不同廚餘,研發出一片片「香港紙」,為環保出一分力之餘,亦圓了一個昔日的問號。
副刊

顯影劑到咖啡粉 新舊方式沖曬菲林回憶

暗紅的燈光、刺鼻的藥水味、一條條未曝光的菲林垂直掛在黑房之中,可能這就是大家對傳統沖曬菲林照片的印象?近年菲林相機再次興起,不少年輕人紛紛加入它的行列,更衍生出不少創新的沖曬菲林方式,為傳統的菲林沖曬技術注入新意。

天體之後 回到伊甸園

胸圍、內衣、內褲、汗衣⋯⋯自古以來,我們就穿上層層衣服,覆蓋身體。起初衣服的用途在於保護人體、保暖的功能性用途,後來衣服有了裝飾、遮羞的社會性用途。衣服用來「遮羞」,似乎意味著你的裸體就與羞恥是畫上等號。吋吋肌膚都是都市人的「禁區」,但偏偏有群「天體愛好者」為了不同原因,願意抵受旁人異樣目光,在公眾地方毫不扭捏地裸露自己的身體。

紅白之間 嗩吶不只在靈堂

嗩吶,即廣東人俗稱的「啲打」。一支尖尖長 長的小玩意,卻吹奏出可以穿雲裂石的音韻,音色高亢明亮。嗩吶手可以用它奏出高亢嘹亮的音律,為一場婚事加上幾分喜慶;它也可以奏出如泣如訴的哭音,為殯儀法事添上幾分悲傷。一支小小的嗩吶,卻游走於傳統紅白二事,為現場增添生氣。

兼籌並顧 喪禮策劃師打點身後事

中國人向來忌談「死」,處理喪事的殯儀行業亦彷彿披著一層神秘面紗。殯儀喪禮 策劃師除了協助客人安排一場喪禮,也要打點一切做到細大無遺,以表達對先人的敬重。
副刊

無懼枯榮更顯心思 形象百變保鮮花

常言道:「花無百日紅」,但保鮮花保存時間比鮮花長,看起來是長生不老,設計者更可以一展所長,以保鮮花創作不同作品,形象百變,頗受年輕人歡迎。保鮮花、絲花、鮮花,當中你又愛哪一種?
副刊

人體彩繪畫出華麗「身衣」

童話中國王的新衣大家耳熟能詳,現實裡兩位人體彩繪師在人體上繪出一件件華麗的「身」衣,把活生生的藝術品呈現人前。
副刊

一鏢穿心 飛出成功感

近年擲飛鏢愈來愈流行,不少有潛質的選手冒起。在業餘飛鏢手梁雨恩和呂政德(Masa)眼中,飛鏢對鏢手的心理質素和技術要求都很高,富挑戰性。
副刊

筆寫個性 墨現傳承

橫、豎、撇、點、捺,勾勒出一個個繁複卻有意思的文字。現代人多以硬筆為主要書寫工具,以動物毛髮製成的毛筆似在悄悄的步入歷史河流,謝貝詩和賴碧琪兩個年青人卻選擇重拾筆尖的觸感,以文字書法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