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紅的燈光、刺鼻的藥水味、一條條未曝光的菲林垂直掛在黑房之中,可能這就是大家對傳統沖曬菲林照片的印象?近年菲林相機再次興起,其相宜的入場價格和菲林相片的獨特風味,都令不少年輕人紛紛加入它的行列,更衍生出不少創新的沖曬菲林方式,為傳統的菲林沖曬技術注入新意。

記者、攝影:陳澤生   漆昱辰
編輯: 馮嘉曦    李駿彥

菲林攝影及沖曬近年回到市面,在日益先進的手機照片外,不少人願意花費更多時間心力去沖曬屬於自己的菲林照片,而傳統方式之外,亦店舖主打新法曬相,希望吸引更多人嘗試菲林沖曬。

咖啡沖曬調製回憶

一家位於中環的菲林相機店選擇用咖啡粉來沖曬菲林,負責人Chloe指咖啡沖曬和傳統沖囇的不同之處在於顯影的過程。顯影劑由咖啡粉、維他命C粉和梳打粉混合而成,Chloe指自己起初根據外國的配方去調配沖劑,但由於所用的咖啡粉及維他命C粉不同,導致未能成功顯影,多次嘗試後才能掌握所需的份量和時間。

店鋪更舉辦咖啡沖曬工作坊吸引客人,參加的多是20到30歲的年輕人,Chole希望藉咖啡沖曬這個新玩意,吸引年輕人進入菲林相機的世界。她指很多年輕人根本不認識菲林相機,因為現在隨手拿起手機就可以拍攝,十分便利,不過傳統菲林相機仍然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因處理過程較繁複,反而令人對每一張相片都有深刻的印象。

不過咖啡沖曬與傳統沖曬始終有別,Chole指工作坊開始前,會提醒客人相片質素難以媲美傳統沖曬方式,用咖啡沖出來的菲林質感較厚,透明度較低,而且相片粗粒較多,但這些反而會是吸引客人嘗試的賣點。

傳統方式穩定持久

新式手法以外,傳統的菲林沖曬方法亦並未遭遺忘,一家位於深水埗的沖曬及二手菲林相機店,就從1976年開業至今一直用傳統方法沖曬相片。店主盧世強解釋,沖印菲林一般有幾個步驟。首先將菲林放到特製機器內,機器會自動注入一定份量的顯影劑、停影劑和定影劑,進行顯影、停影和定影的過程。其後菲林會轉到機器上方,在60度的溫度下烘乾菲林上多餘的藥水。完成後,菲林會送到掃描器上,把影像傳送到電腦再進行打印。不過此類方法只能適用於沖曬黑白照片,因為彩色照片對溫度、濕度、時間等的控制有很高要求,一般用家較難掌握。

對於坊間有用咖啡加維他命C等方法去沖曬菲林,盧世強就覺得沖曬出來的照片沒有以傳統方式處理的漂亮,因為咖啡等成分不是最好的配方。資深攝影家兼菲林相機收藏家梁健生亦表示,這種只是「貪好玩」的做法,因為會降低相紙的穩定性,保存時間會較短。他又指這些花巧的做法多為年輕一輩採用,真正熱愛菲林相機的人會追求菲林的真實性和持久度,自己最難忘的一張照片就在美國留學時拍攝,當時適逢珍珠港事件50週年,一班日本憎侶於紀念儀式上低頭誠心懺悔,被現場莊嚴的氣氛所震懾的他,就舉起相機記下這一瞬間。

image1

時代再變,也好像沖不走回憶的價值,由顯影劑的穩定到咖啡粉的粗糙,無論沖曬方式新舊變化,從Chloe 和盧世強等人談到沖曬時的興奮和滿足,「咸魚青菜,各有所愛」,方式雖然各有優劣,或許人們花在黑房的心思以及留下的回憶,才是最寶貴的地方。

BOX:相機眾多如數家珍

為一般人而言,相機可能只是機械一部,但對發燒友而言卻是生命寶貝。當記者問到菲林相機收藏時,盧世強馬上走上閣樓拿出數部珍藏,一一為記者如數家珍。其中有長達一百年高齡的「針孔相機」,它沒有玻璃鏡頭,拍一張照片要用兩三個小時,照片會因為長時間暴曬出現光軌。另外更有電影中常見的「雙鏡相機」,上面的鏡頭用於取景,下方則用於拍攝,用家要由上而下觀看觀景窗,和一般相機大為不同。除此之外還有一格菲林可以照兩張相片「半格相機」、可以見到內部零件的特別版「傻瓜機」和太陽能的「傻瓜機」等。

盧生表示自己喜歡菲林相機多於數碼相機,因為菲林更能還原景像的真實顏色,效果貼近真實,加上用菲林拍照時的心態更為認真。他笑稱「因為每一格都是錢」,會先思考構圖等才按下快門,而用數碼相機拍攝就會比較隨便,可以拍攝大量照片後再作篩選。

傳統沖曬(由受訪者 Facebook 擷取)

傳統沖曬(由受訪者 Facebook 擷取)

咖啡沖曬(由受訪者 Facebook 擷取)

咖啡沖曬(由受訪者 Facebook 擷取)

傳統沖曬 咖啡沖囇
穩定性2 高,保存時間較長 較低,較易變質
成象(照片) 較銳利清晰 較矇矓,粗粒較多,感覺特別。
透明度(菲林) 較低,質感較厚

正片成色更真實

負片菲林是現在最常見的菲林種類,即沖曬後菲林影像的色彩明暗都用倒轉的方法顯於菲林上。而正片則恰恰相反,沖曬後影像便會完整地顯於菲林上,多用於投影片等用途。梁生指自己有使用正片菲林,因為其成色較負片更為真實和豐富。盧生則表示多數顧客都使用負片,但亦有來沖曬正片的客人,不過因為沖曬過程較繁複,使用的藥水成本亦較高,所以沖曬費用亦較貴。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