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鏢穿心 飛出成功感
近年擲飛鏢愈來愈流行,不少有潛質的選手冒起。在業餘飛鏢手梁雨恩和呂政德(Masa)眼中,飛鏢對鏢手的心理質素和技術要求都很高,富挑戰性。
記者:黃文軒 李蔚茵
編輯:陳潔蓉 吳嘉濠
業餘飛鏢手梁雨恩雖於飛鏢界屢獲佳績,但認為全職飛鏢手會有一定壓力,暫時沒有打算轉為職業飛鏢手。「當一樣興趣轉做職業時,很多事情會變得不同。我不想自己單純的熱情變質。」她認為擲飛鏢純屬興趣, 能夠保持初心就已足夠,不希望有一天是為了獎金和生活而擲飛鏢。另一位飛鏢好手呂政德(Masa)堪稱飛鏢界的「神奇小子」,年僅 18 歲便已經獲得多項殊榮。Masa透過父母接觸飛鏢,誰知一接觸後便感興趣。雖然如此,但Masa 亦暫無成為全職選手的打算。正在備戰公開考試的他仍希望以學業為重,盼望到英國留學,繼而了解當地飛鏢文化。
熱愛飛鏢如中毒
「鏢不離身」的梁雨恩形容自己熱愛飛鏢的程度猶 如中毒,她曾經在外地工作回港後,便立刻帶同行李到道場練習。她尤其享受飛鏢命中紅心一刻的感覺,而擲飛鏢更是一個突破自己的過程。例如,有一枝飛鏢命中紅心時,再擲便會想命中第二枝;飛鏢未能命中紅心時, 再擲便會想近紅心一些。不單如此,飛鏢是團體、個人皆宜的運動。當朋友聚會時,也可以一起開開心心地玩飛鏢。不過雨恩笑言自己有時「好自閉」,享受一個人玩飛鏢的樂趣。雨恩續言被飛鏢吸引的另一個原因是其不限性別,男女公平競爭的運動性質。以跑步為例,女生總是在速度上輸給男生。但在飛鏢上,女生卻未必一定會輸。
在運動員生涯中,難以避免遇到瓶頸,連天份甚高的Masa也不例外。Masa從擲飛鏢得到成功感,或許這就是飛鏢引人入勝之處。他通過練習,一次又一次尋求突破。Masa解釋,業餘鏢手的練習有別於他人,除了技術上的訓練外,強化心理質素也是重要的一環。
道場悲歌經營難
由於有不少酒吧設有飛鏢機,梁雨恩認為不少人將飛鏢和酒吧混為一談,把飛鏢標籤為負面。原來擲飛鏢 可選擇到不設售賣酒精類飲品的飛鏢練習場 — 飛鏢道場。這類道場深受「鏢友」歡迎,更成為他們的聚腳點。近年有不少國際性飛鏢賽事在港舉行,飛鏢文化慢慢開始廣為人識。不過近年香港飛鏢道場的數目不升反跌,結業的主要原因是敵不過租金的升幅。梁雨恩指為了減輕經營成本,幾乎所有道場都選址工廠大廈和樓上鋪,有不少道場更要各出招數增加收入,例如收取入場費、強制購買飲品等。

飛鏢道場 (黃文軒攝)
Masa父親投資的Tiga JDarts Shop是旺角第一間道場,雖然飛鏢近年愈趨普及,但無奈缺乏各方支持。道場文化源於日本,引入香港後令到更多人認識飛鏢。Masa慨嘆,,一般飛鏢界的最大贊助者是酒商,由於道場不售賣酒精飲品,所以難以獲得贊助,經營環境愈來愈困難。
特稿: 給初學者的話
雨恩指,初學者擲飛鏢時,最重要是學會享受飛鏢。飛鏢對於新手來說,與朋友一起切磋會比較有趣。初學者可以上網學習高手擲飛鏢的技巧,了解自己適合使用甚麼類型的飛鏢,亦可因應個人性格而裝備合適的 飛鏢。Masa 就建議,擲飛鏢最重要的是要有穩固的站姿。擲鏢時,身體擺動的幅度以小為佳,切忌操之過急,否則欲速不達。如果配合一些針對性手部負重訓練的話,進步會更加快。

呂政德(Masa)(黃文軒攝)

梁雨恩(黃文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