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覺醒 居民聚力 關注組困阻中前行
不少市民不曉社區小事,然而區內有不少政策調整和人情趣事。三個社區關注組想方設法讓居民關注土地規劃與社區重建計劃,為居民爭取更大利益。然而運作至今,關注組角色依舊被動,日常營運缺乏資源與人手,難以將理念傳遞予更多居民。
博物館發展慢 官僚無助營運
近年港府建立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期望改革公營博物館,惟其成效備受質疑。有學者曾提議制定《博物館法》及成立博物館管理委員會,但意見一直未獲康文署接納。有學者及文化學會認為博物館難有突破性發展,港府應盡快轉變管理思維。
市民缺認知 法律有漏洞 職場性騷擾猖獗
事主阿晴遭男同事性騷擾後投訴,卻未獲處理;另一事主Kelly遭經理性騷擾後感到被冒犯,但同事覺得經理只是開玩笑未有阻止。本港從未根治性騷擾悲劇發生,近年平機會接獲個案數字甚至有上升趨勢。有律師指市民不懂維護權益,法例亦存有漏洞。
欠缺互信代表成疑 中大學生會進退失據
近年各校學生會與校方因政治議題,引起不少矛盾與衝突。今年九月,中大學生會與校方因「港獨」標語再起對峙,當時有中大學生指「學生會不代表我」。記者訪問中大學生會現任與兩位前任會長,他們任內都曾就議題與校方對立,甚至發起圍堵校園。矛盾日趨激烈,中大學生會該如何自處?
覓地先易後難 犧牲綠化帶
過去數年有近百幅土地準備或已完成改劃,負責審批改劃申請的城規會從沒公開審批準則。有區議員表示,政府未諮詢地區,亦未解答配套擔憂。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一方面容忍棕土作業繼續經營,另一方面則向綠化地帶開刀,整體規劃並不合理。
狗公園分佈不均 動物權益受忽視
目前全港各區共設44個寵物公園,惟各區公園分佈不平均,而且大小及設施亦相差甚遠。本報向當局查詢,發現原來政府已久未統計各區寵物數量,有區議員認為此舉會阻礙評估實際需要,建議政府定期更新統計數字。
直達機場 車費翻倍 新增巴士線難疏導上班客
近年運輸署加強直達機場的「A線」巴士服務,期望紓緩途經機場後勤區及東涌的「E線」巴士客量飽和。有報告批評署方調整機場巴士路線時未有掌握實際供求。有區議員認為「A線」巴士車費高昂,減低分流成效,批評運輸署及巴士公司未有適當分配。
觀眾日曬雨淋 康文署場地設計參差
本港部分球場及運動場設施參差不齊,有球場重建後看台依然沒有上蓋,亦有場地天幕設計未能覆蓋全部座位,影響觀賞氣氛。有負責設計運動場的公司指未有天幕覆蓋的座位以流線形設計,可減風阻,但無法遮雨。康文署表示,…
社會爭議減退 中學論政組織無以為繼
中學生參與政治日見普遍。2014年人大通過「831框架」後,中學生發起的「政改關注組」如雨後春筍。去年本報曾報道,有中學生開始組織本土關注組及學社,傳播獨立意識。本土派經歷短暫抬頭後旋即分裂,其後六位議員先後被取消議席,非建制陣營似乎元氣大傷。新一屆政府上場,小心翼翼避免政治爭拗,這些關注組又何去何從?
港終止模擬訊號推延十年 進度落後日台
政府推行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十年,至今已覆蓋至全港九成九人口,用戶持續增加。根據電視廣播2016年中期報告,數碼電視滲透率高達94%。不過,政府當初計劃2012年終止模擬電視廣播,幾經修改後推遲至2020年,並於下年作檢討。相比其他亞洲地區,香港的進度遠遠落後,原因可能與政府及廣東省的頻譜協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