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行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十年,至今已覆蓋至全港九成九人口,用戶持續增加。根據電視廣播2016年中期報告,數碼電視滲透率高達94%。不過,政府當初計劃2012年終止模擬電視廣播,幾經修改後推遲至2020年,並於下年作檢討。相比其他亞洲地區,香港的進度遠遠落後,原因可能與政府及廣東省的頻譜協調有關。


記者、攝影:黃希陶 陳羨翹 劉寶如 林凱潼
編輯:吳紫陽 王惠欣 何穎翹 郭佩恩 吳海綸
版面編輯:李翌成

政府在2004年公布《數碼地面電視推行框架》, 定下時間表推行數碼電視,要求2007年底前,免費電視台以模擬和數碼方式同步廣播,各自在增配的頻道上推出新的數碼服務,讓電視傳送系統轉換順利交接,以及為市民提供緩衝期。當時政府指示電視台在2012年底前,終止模擬廣播。配合北京奧運,數碼電視最終於2007年12月31日啟播,首期啟用的慈雲山發射站,覆蓋本港五成人口,隨後幾年,其餘發射站陸續啟用,增加訊號覆蓋率至95% 人口。

港府手腳慢 政策遜兩地

《框架》最初期望同步廣播五年後終止模擬廣播,但直到2011年,數碼電視用戶滲透率只有68.6%,因此港府決定首度延後終止模擬廣播直至2015 年。當年港府強調香港數碼電視的滲透率增幅,與海外國家比較已相當理想,但增幅開始放緩,因此在2012 年年底前,不太可能大幅增至可終止模擬廣播的水平。至2014年,港府統計發現全港仍有約兩成人口未轉用數碼電視,亦需要更多時間與中國當局協調頻譜安排,因此決定第二度押後終止模擬廣播時間延至2020年,並預計於2018年檢討。

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相比,香港全面推行數碼電視的進程明顯較慢。日本自2003年在東京、京阪神、名古屋廣播數碼訊號,又透過與公營廣播機構日本放送協會合作,推動市民轉用數碼電視服務,最終訂於2011年7月全面停播模擬電視。除了受311大地震影響的地區延至翌年停播,其他地區均按時間表停止模擬電視服務,日本成為亞洲首個全面推行數碼電視廣播的國家,訊號亦覆蓋全國。

日本成功停播模擬訊號,有賴政府制訂多項措施解決難題,例如向高齡、殘障人士及低收入家庭等提供補助或免費接收器。政府亦推出節能獎勵券,鼓勵市民賺取獎勵,購買數碼電視或接收器。另外,政府要求電視台透過數碼電視提供更多功能,例如為聽障人士提供字幕及節目解說。

台灣自2004年啟播數碼電視,至2012年全面終止模擬訊號廣播,歷時近八年,原因是台灣地理環境複雜,訊號難以全面覆蓋,但仍較本港需時短。台灣積極普及數碼廣播,2011年10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開始向約十萬八千戶低收入家庭贈送機頂盒,另建置9個主站臺、84個電視改善站,令訊號涵蓋率增加至96.77%,改善偏遠地區訊號不良。

終止亦無利 憂中國干擾

不過,儘管香港清空現有模擬電視頻譜,有關頻譜要先避免被其他無線電干擾,才可作其他用途。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指, 港府須與鄰近內地區域協調頻譜使用。內地當局曾表示,廣東省最早於2020年底終止模擬廣播,正是香港終止模擬廣播的目標日期。港府亦強調在沒有技術協調下,香港單方面終止模擬廣播,不會帶來額外可使用的頻譜資源。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

直至2016年底,數碼電視覆蓋率已達99%,滲透率亦達94%,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滿意進度,認為滲透率已非常高,但他指出最難處理的是餘下少於一成未擁有數碼電視的市民。他估計,香港仍有部分貧窮人士,未能負擔購買新電視的開支,「他們三餐不繼,如何要求他們購買新電視呢?」他希望政府能夠送贈數碼電視予低收入人士,除提高數碼電視滲透率,亦讓弱勢社群能夠收看高清電視節目,不會剝削他們觀看電視節目的權利。

方保僑又希望清空頻譜後,可用作發展下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提供更多頻譜資源予各電訊商,方便市民。但他認為就算現時清空頻譜,香港亦需與廣東省協調,否則內地電視節目訊號,足以干擾該段頻譜。故此他認為港府無法主導頻譜使用,首要需處理廣東省的訊號干擾。

電視價相宜 低下層可得

經過十年發展,數碼電視價格已大幅下降,不少二手電器店用數百元就可買到。即使普遍長者經濟能力較弱, 數碼電視對他們卻不是新鮮事物。記者到深水埗了解,譚伯家中的數碼電視,是從附近餐廳停業時買回來的,僅需數百元。另一居民高伯數年前家人已為他更換數碼電視,模擬電視則閒置家中。他表示,雖然家中有兩部電視,但日常大多使用數碼電視,模擬電視只作後備之用。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應本報查詢,重申政府正按計劃在本年度檢討終止模擬電視的目標日期,亦已委托顧問公司統計最新滲透率,預計明年第一季公布檢討結果。至於現時討論清空頻譜後頻譜如何使用,仍然言之尚早,有新安排會一併公布。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