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修讀中國文學科的人數每況愈下,艱深而繁複的課文內容越漸不受高中學生歡迎。然而,仍有學生鐘情於它,欣賞它片言藏萬語,藉古為鑒。更有老師以另類的教學模式,試圖引起學生興趣。學者亦認為中國文學科有助培養學生對人文的關懷,社會應加以重視。



記者:黃小冰 冼世澄
攝影:黃小冰 冼世澄
編輯:黎嘉裕 陳家莹
版面編輯:温 晴

     教育局於2007年推出《中國文學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簡稱《指引》),提及設立中國文學課程能讓學生「通過研習優美的文學作品,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和品味。」,並期望「培養出有文學鑒賞能力及創作能力、有審美情趣、有道德操守、能夠熱愛生命的新一代。」惟目前報讀人數不斷下降,令社會各界開始質疑課程成效。

借古鑒今 擴闊視野

     現於匯基書院修讀中國文學科的蘇家豪表示,讀文學令自己說話時可以「拋書包」,同時提升個人內涵,身邊同學都覺得自己有文學氣息。他又指,修讀中國文學科後,閱讀更多文言文,嘗試理解古人的崇高理念,「例如失業時聯想到古人功業未成,學習古人思想豁達,懂得自我安慰和勉勵。」他續指,文學並非守舊和古板,作品時至今天亦可應用,「好像聞一多的《死水》,文學篇章觸及到的社會階級問題,在現今社會依然存在。」中國人的精神文化思想是文學科價值所在,讀中文科未能了解背後思想,可填補中文科的不足。

蘇家豪認為文學作品可反映社會常態。

     「中國文學科有趣之處在於從前人的文字、古人的思想,卻能影響我們直到現在之間的演變過程。」同樣於匯基書院修讀中國文學科的梁雋昊自言喜歡文字,更熱愛古文。他表示,中國文學科涉獵的範圍廣,當中有散文、詩歌、話劇、現代小說等等,令他初次接觸到元代的戲劇,更讓他拓寬自身眼界。雖然中國文學科被視為「水泡科」,予人的感覺都是別無他選才修讀,但這基於學生無意暸解艱深的文章,他們便覺得用處不大,「所謂的有用、或無用,只視乎於你選修時,是求實用,還是興趣。」

最佳良物 治癒心靈

     離開中學校園,仍有大學生心繫中國文學科。現於樹仁大學修讀歷史系的李浩謙表示,文學有治癒功效,當自己情緒反覆或遇到問題時,會從學習過的篇章自勉,覺得現時面對的問題,相比古人面對的只是微不足道,懂得以古人借鑒,「例如蘇軾的《前赤壁賦》,面對社會挫折仍思想豁達圓潤,假若生活到某個年紀,這些內容也能成為治療心靈的良物。」

     中國文學在李浩謙眼中並不沉悶,反而十分有趣及有意義。他以《聊齋志異》為例,文學看似舊時作品,卻難離當今世代,被改編多次後,學生仍會討論。「文學看似陌生,卻又可以貼近生活,亦不乏趣味。」他覺得中國文學科保留了原有教學精粹,包括多方面教育,令學生培養出獨立的審美觀和判斷力,「能使年輕人擁有思維、理性和情義層面的只有中國文學科。」

     楊清琳曾修讀中國文學科,該科文憑試成績更達「5」評級,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中文系。她覺得中國文學科並非背誦內容,而是講求理解文章,暸解作者背景、所表達的情感、和寫作手法。讀文學使她代入作者視角思考,「例如余光中《我的四個假想敵》,長大後和爸爸疏離,但讀過文章後才理解父親如何看待自己女兒談戀愛的心情。」

楊清琳認為中國文學科記載重要歷史與傳統文化精神。

     她認為,中國文學作品記載重要歷史及傳統文化精神,從中她學會何謂「文人風骨」。「從聞一多《死水》、魯迅《藥》等文學作品,我知道所謂的『文人』,並不單指在書房裏看書的人,更是會關心社會、為公義發聲。」

另類方法 擺脫刻板

     修讀中國文學的人數持續減少,有人形容課程內容沉悶,亦非實學。匯基中學中國文學科老師余震宇擺脫刻板教法,定期帶學生外出,讓學生作文時有更多靈感。他曾以《鬧市中 的寧靜》為課題,帶學生踏足深水埗鴨寮街,走進鬧市中的咖啡店,讓學 生在嘈雜環境中體驗寧靜。

     余震宇認為,文學與生活一脈相連,「詩人因懷才不遇便借酒消愁,古代的處世之道與當今無異。」他有時會在課堂上「抽水」,亦能讓學生代入作者處境,例如鄭愁予的《錯誤》,因男人自大、自以為英俊,而 造就的錯誤愛情,使學生能感悟它流 露的感情,而非「硬背」,「比起照讀課文演譯作品,讓學生明白詩歌內容與自己息息相關更加可取,學生自然能明白做人道理。」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資深中國文學科老師溫紹武亦嘗試以另類方法教授,教導文學或古文時會輔以電子教學,讓文學產生不同效果。他又會舉行「文學散步」,讓學生到指定地點完成任務,在活動結束後進行寫作,從而令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技巧及提升思考能力。

     溫紹武引述研究指出,老師教導古文時,對於成績較好的學生,以講解的方式教授知識,教學效果較理想,更可增加其信心。但對於成績較差或沒動力學習文學的學生,透過活動形式,可吸引其興趣並讓他們了解篇章內容,亦是有用的教學方法。

內容轉變 影響教學

     教育局於2003年曾修訂中國文學科課程,學生需要修讀24篇「指定篇章」,當中會刪去部分較難的經學指定課文及文學史,分別由純文學作品及文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取代。而且,修訂提到加入「自選篇章」,教師可配合學生興趣和能力選取文學作品,並結合指定與自選篇章,引導學生欣賞、分析及評論。

     隨著新高中課程於2009年展開,教育局分別於2014年及2015年再次修訂課程內容,高中三年課程總課時約二千五百小時,中國文學科佔總課時10%,老師需在250小時總課時內教授28篇「指定篇章」及「自選篇章」,同時須指導學生創作,以及處理二至四個「選修單元」。另外,教育局將於2019/2020學年起,在「文學創作」及「文學賞析」考卷以外增設「創作練習」的校本評核,佔全科的15%。

     李浩謙指出,課程中文學史部分刪減後,令一些不熟識歷史的學生無從入手,只能透過中史科了解相關的文學背景,加上篇章繁多,減低學生興趣,「學科被壓縮和變得支離破碎,自然修讀的人也越來越少。」

     「倘若中文科予學生的印象是死亡之卷,那麼中國文學給人的印象就是『更加死亡』。」溫紹武表示,在新學制課程中,指定篇章數目比高考時期多,實際上課時數卻相對少。他任教的五旬節林漢光中學,就中國文學科而言,三年高中的上課時數較一年半的高考還少,老師教學困難,學生亦讀得辛苦。他續指,在高考時期,每年取得等級A的考生有約百分之五。但改為文憑試的首年,三千多考生中只有約二十人考獲5**等級,不足百分之一,而獲得5或以上等級的百分比只有個位數,「難取佳績令不少學生對選讀中國文學科卻步。」

加強推廣 注重質素

     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黃君良博士表示,文學有關中國文化及哲學,其目的是培養對人文的關懷,社會應加以重視,「若每個人都短視,以眼前利益為先,缺乏人文精神,社會將構成很大問題。」

黃君良建議政府應重視人文培育。

     他認為,目前不少教育政策都阻礙學生的創意發展,如學生選修科目過多、課後補習繁重,使學生無額外精力發揮創意,只足夠應付學制的基本要求;而老師工作量過大,令他們無法設計額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作興趣及能力,建議學校制定改善政策,多鼓勵學生創作。他又建議政府應推廣社會閱讀風氣,注重學生閱讀質素,提高審美文學觀及鑑賞深度作品的能力。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