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成效 障礙仍多 港電子教育發展遭局限
香港採用電子教育已久,教育局在二十年間分別推行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及「電子學習試驗計劃」(「試驗計劃」),向中小學提供一筆過津貼以添置及升級電子設施,突破傳統學與教模式。本報曾在2015年報道電子教育成效未佳,至今有參與計劃的學校滿意學生使用電子教材學習,但有學校表示人才及資源不足局限電子教育發展。有教育團體指,香港電子教育處於摸索階段,短期仍難以取代傳統教學,需循序漸進地推行。
記者:黃希陶 溫晴
攝影:黃希陶
編輯:田思明 余穎恒
版面編輯:溫晴
根據教育局指引,電子教學是利用電子媒介學習,模式開放且富彈性。學校可因應發展需要,選擇使用合適的資源,自行決定推行電子學習的步伐。當局續指,所有香港中、小學均已推出電子學習,只是形式與步伐不同而已。自1998/99學年,教育局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策略,至2015/16學年,已推行共四個策略。首三期港府共投放逾100億元以提供校內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例如網絡和硬件設備,及後以培訓教職員電子教學方法及制定教材為主。
教與學進度理想
鳳溪創新小學早於2006年至2007年實行電子教學,以二年級數學科為試點,與程式公司合作,制訂校本電子教材。2011年,學校參與「試驗計劃」,成功申請515萬一次性撥款,並參與「創新電子學習計劃」。教師以電子課本、互動電子白板及網上學習平台教學,加強電子教育。計劃推行至今,鳳溪創新小學二至六年級的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的課程已轉為電子教育,學生只須自攜電腦,無須再額外購買其他教材。
教育局於2011/12學年推出「試驗計劃」,由中小學自行擬定電子教學發展計劃,共撥款5900萬予參與計劃的學校試行。鳳溪創新小學校長李淑賢表示,學校參與計劃前,絕大部分資源由辦學團體提供,包括增加迷你筆電 (UMPC)、無線上網等設備的費用。校方成功申請撥款後減輕經濟壓力,學校更有資源添置教學設備,例如全校24個課室的「大電視」(Active Panel)、投影機、電子書等。
李淑賢指出,電子書並非單純把紙本教科書變成電子版,內裡影片及圖表等讓學生體驗互動學習,增加學習成效,「當學生回到家中打開電子書,其實已經有錄音可以幫他們讀課文,甚至是逐句慢慢讀都可以。若他們的說話(考試)技巧高了,我們很明顯看到電子書對他們的幫助。」她續指,學校實行電子教育後,老師除了討論新學年的教學計劃及新的技術支援,亦會在每年暑假參與培訓課程,由科技公司指導老師使用電子教材,因此不存在教學困難的問題,「其實老師用一、兩日時間已經可以掌握,只是熟習程度仍然需要日子予他們慢慢訓練。」
技術人員待遇差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於2016年就電子學習推行與成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本港電子教育發展未如理想,電子教學仍未全面推行,不少中小學校仍處於摸索階段。身兼教聯會副主席的梁俊傑表示,問題根源在於教師缺乏時間與空間參與培訓及制訂教材。
現時教育局會持續為學校領導人員和教師舉辦專業發展課程,內容包括使用科技、教學法、電子安全等,讓教職員掌握電子教學所需知識和技巧。梁俊傑指出,課程只屬理論班,實際無助教師熟習資訊科技操作,而老師利用額外時間參與培訓,亦會加重負擔,「老師一天內大概有兩堂空堂,小息又要當值,食飯時間亦不多,下班時已沒有精神,還有時間上培訓課嗎?」
他續指,小學老師多教授文科,過去曾修讀電腦的教職員不多,不時須依賴校內資訊科技人員,變相難以著手推行電子教學,「校內的資訊科技技術支援人員及資訊科技助理是學校的命脈,他們為學校所有技術支援提供協助。工作繁多,卻是低薪勞工。」他建議政府從大學本科生著手,培訓更多資訊科技專才應付教學需求,同時提升資訊科技人員的薪酬待遇,為未來發展準備。
電子書使用率低
為推動學校採用電子教學,教育局於2012年6月開始推行「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開拓計劃」),至今展開兩期,共開發三十四套電子書。計劃旨在協助及鼓勵具潛力和有意編製電子教科書的開發機構,按本地課程編製各科電子教科書,並試行電子教科書質素評審和保證機制。首批獲教育局認可的電子教材已於2014/15學年投入市場,但市場反應平平。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校長梁俊傑表示,學校於2011/12學年曾參與「試驗計劃」,以中文科作為試點,與出版社合作試用電子學習平台,惟學校發現電子教材水平參差,教學未如理想,所以參與計劃三年後決定退出。根據教育局數據,2015/16學年只有55間小學和85間中學使用「開拓計劃」中,獲教育局審批的電子教科書,分別只佔整體小學和中學約一成,遠遠未達期望。
他批評,政府未能讓不同學校共享電子教學資源,建議政府牽頭建立教材共享平台,以官立學校作為試點,制定不同發展方向予學校試行,其後再整合中央共享資源平台。教材內容按深淺程度區分,學校可自行篩選合適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透過學習內容,達到課程評核要求。
計劃須循序漸進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電腦部主任方景樂表示,資助學校學生與直資學校學生之間存在數碼鴻溝。對於資助學校而言,電子教學資源版本不斷更新,一筆過撥款不足以讓學校持續購買最新的教材,無助應付長遠發展所需,「教育局的資助遠遠不能為每位學生購買一部平板電腦,十萬元只是杯水車薪。」
傳統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作為中心,現時推崇走向學生自主學習,藉互動與趣味的課堂讓學生接觸更多資訊。方景樂指電子學習無疑令課堂更互動、投入和有趣,亦把抽象的數學立體圖、細胞分裂等知識形象化,解決傳統教學的限制。
不過,方景樂引述2015年9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表的研究指,電子學習與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成績沒有必然關係,引申指現時本港發展電子教育無須操之過急,傳統教育暫時沒有改變必要。他指,教師必須思考教育本身的目的,勿忘初衷,並寄語:「所有老師都要清晰,不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能教導學生,那就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