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06年12月通過,准許樹仁正名為大學,成為香港首家私立大學。十年過去,樹仁通過兩次學術評審,又迎來宿舍文康大樓,如今研究院綜合大樓即將落成,學術副校長孫天倫表示,未來會開辦更多碩士、博士學位,發展過往較忽視的學術研究範疇。

記者:李卓謙 余穎恒 李樂欣 
編輯:古浚民 攝影:黎瑋珊 吳紫陽 

樹仁大學順利通過兩次學術評審,孫天倫認為這代表社會認同樹仁正向大學發展。她表示,來年會開始為擬開辦的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交予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作評審。她預期,課程不一定會吸引大量學生就讀,但相信課程能讓學生得到全方位教育,對樹仁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她表示,碩士及博士課程有助樹仁向研究發展,而研究與教學兩者則是相輔相成。她認為,研究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學術研究的方法,而教師亦能從學生身上得到啟發,教學相長。

 

孫天倫強調,教師不能忽視教學,應與研究工作取得平衡:「教授做的研究能提升大學世界排名,但將教學交由教學助理負責並不可取。」她以自己為例,雖然行政工作繁重,但她每個學年都會教授一個科目。她認為一間大學不只要建立聲譽,教學同樣需要重視。她強調,「我們永遠不會成為一間研究型大學」,未來仍會繼承兩位創辦人的理念,以教學為主。

收緊機制 提升師資 

回望過去,樹仁曾遇上不少挑戰。其中,國力書院風波令外界質疑樹仁師資的認受性。孫天倫承認,菲律賓比立勤大學的博士學位認受性一般,但只屬「權宜之計」,而事後又未有作補救,例如修讀認受性更高的學位。她表示,涉事教職員已經在學校網站上刪去有關學歷,而且正在本地不同大學修讀學位,校方未來亦會謹慎查核及確認師資。新入職的教師必須通過NARIC(英國學位認證機構)學位資格確認,另外經當事人同意,亦會向就讀學校查證學位資格。

與本地其他大學比較,樹仁的國際知名度稍遜,但孫天倫指出,樹仁其實亦有不少國際知名的學者,例如工管系系主任楊榮基教授是博奕學權威、輔心系余啟程博士於研究神經學和夢境方面亦有卓越成就,其著作不時刊登於學術期刊。她相信,整合不同資源和人才發展研究,有助教學方面做得更好。

家族管理 已成過去 

樹仁以往「家族色彩」較濃,既由胡氏伉儷分別出任校監和校長,學術和行政副校長亦由胡家兩位公子擔任,而兩人現時更升任副校監。孫天倫表示,過往由胡家中人出任管理層,或多或少因為資源緊拙,屬逼不得已之舉。但她指出,兩人均能勝任副校長及現時副校監一職,例如主管學術的胡耀蘇教授本身是經濟學家,有出色的學術成就;胡懷中博士亦不惜放下個人事業,於八十年代返回樹仁出任行政副校長。

自鍾期榮博士於2014年逝世,樹仁校長之位一直「懸空」,學生和外界均十分關注校長遴選問題。孫天倫指,現時校長一職由校監胡鴻烈兼任,故不存在「懸空」,而校監認為目前集體管理模式未有太大問題,所以不急於選出新一任校長。但她表示校方亦留意到學生希望盡快舉行校長遴選,並正籌備相關工作。她補充指,目前校內重大事項均由常務副校監胡懷中決定,管理層職員亦視他為核心人物,只是胡懷中作風較低調,較少公開露面。

孫天倫強調,樹仁大學不是胡家的「家族生意」,自她於2015年被委任為學術副校長開始,高級管理人員已漸由「外人」擔任,相信未來家族色彩會逐漸淡化。不過,她亦表示歡迎胡氏家族成員回樹仁任職,但需要由低做起,不可能「空降」,校監之位亦不可能「世襲」。她認為目前各個管理機關,例如校董會、校務委員會對校務均有提供寶貴意見,是理想的管理模式。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