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聚人事】專題:雨傘下的音樂態度
一齣好電影少不了一首好配樂;一場雨傘運動,不僅萬人同唱《海闊天空》,就連生日歌《Happy Birthday》也被賦予「特別意義」,而運動自身亦成為作品題材,有音樂人希望藉這些「配樂」引發大眾更多思考。
社論:社會走向暴烈 政權難旁觀了事
佔領運動失敗告終,沒有任何階段成果,只留下佔領區擦不掉的痕跡。無可否認,如部分佔領者所言,運動達到啟迪人心之效,但長時間的消耗戰,磨損不少人的心志,最終什麼都得不到,短期內是會令參與者灰心。
臺灣航誌 天航
香港與台灣,一海之隔,風景截然不同。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作家天航,原名黃黎兼,筆下小說有《戀上白羊的弓箭》、《披上狼皮的羊咩咩》、《三分球神射手》、《愛因斯坦被摑了一巴》等。他從 19 歲寫到 30 歲,算是寫出名堂,卻為自己冒了一個險──獨闖台灣。4 年過去,對岸的風景在他眼裡,越看越美。
【傘聚人事】專訪:飛越領地 陳卓越
航空拍攝技術越普及,我們的眼界越開闊。一條紀錄「雨傘運動」的航拍影片,在網絡上獲得過百萬點擊率,更被本港及國際媒體轉載,拍攝者真誠說:「我只想讓其他人以另一個角度看社會議題。」他不是記者,不是專業攝影師,而是面前這位男生陳卓越(Nero)。
【傘聚人事】專訪:政政得政 楊政賢
對香港人來說,今年國慶日,或許是缺了普天同慶的氛圍,沒了維港上空的璀璨煙花。但對二十出頭的楊政賢來說,卻添了一重意義,就是過去一年來,名字前冠上的「民陣召集人」,終在當天卸下。
【傘聚人事】佔領藝術
佔領運動持續逾半百日,金鐘佔領區內不難發現一件又一件的藝術品。創作人表示,藝術品能團結港人,希望有關機構能將之保存。香港藝術發展局則稱,藝術家和團體可因應不同議題或意念創作,並可自行申請計劃資助。
專題:佔領風雲起 三警有話說
「加入警隊,實踐抱負」是香港警隊招募新人的標語。佔領運動持續近兩個月,警方的處理手法引起社會爭議,曾令港人引以為傲的警隊,一度淪為不少市民唾罵的對象,甚至背負着「黑警」稱號。警員身處其中,成為輿論的風口浪尖,他們自身又如何看待自己?
街頭民主教室延續難
早在九月份,學聯發起罷課,不少學生響應號召「罷課不罷學」,除參與集會外更坐在綠色草地參與民主課堂。參與市民希望課堂可以恆常化,惟開辦這些課堂的主辦者均稱有多種限制,暫未有長遠計劃。
包致金 別樹一幟
畢業禮席上,除了戴上四方帽、為完成四年課業喝采的莘莘樹仁學子,還有獲頒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今年67 歲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在任期間見證多宗具爭議案件、以「異見判決」見稱的包致金,離開終審法院時曾言「相信因為自己傾向保障自由的裁決而不獲延任」,今天則細說當年裁決香港第一宗雙非案的歷程,又大談佔領運動訴求與民生的角力。
不一樣的綠 仁大新大樓展新天
「手種千年樹,心存百世仁」。今後香港樹仁大學栽種的這棵綠樹,除了繼續造褔莘莘學子,還銳意為環保出一分力。正在興建的仁大新研究院綜合大樓項目負責人表示,新大樓將加入雨水重用系統和廚餘機等環保元素,並會增設園林綠化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