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是不少香港人的「寶貝」,高檔次的服務相繼在市場推出,如寵物美容、保姆照顧、代客放狗等。有公司看準主人生活忙碌,未必有時間親自帶寵物光顧,所以特別提供上門服務,讓寵物安在家中享受,同時亦令主人更放心。寵物行業發展備受看好,亦有上門服務提供者轉型開設實體店,相信上門服務的潛力與日俱增。


記者﹕李栩翹 張煒權 麥朗廉
編輯﹕李思潁 劉嘉杰 黃展㬢
版面編輯:洪心怡

J Pet Grooming 於 2011 年成立,只提供上門寵物美容服務,並沒有設立實體店。公司負責人 Wing 指出,部分狗隻年紀大不方便出門,或者牠們到寵物店時好緊張;在家中寵物情緒相對穩定,環境亦較乾淨。「我們想大家明白上門寵物不是太麻煩,主人不用『執餐死』,服務會做得乾淨企理。」

上門替寵物美容時,需帶備各種美容用具。

主人願花錢拓商機

Wing 透露,公司每月約有 100 至 120 單生意,平均月入兩萬至四萬元,扣除成本後,每月淨收入約三萬。她表示,生意額會受假期影響,例如新年假期的生意通常較少。公司營運主要由她與拍檔兩人負責,另外有數名助手協助寵物美容工作。她說﹕「上門形式對營運小生意有利,可以節省租金,因為香港最貴是租金。」

她表示現時最大的成本是交通開支、時間,以及美容用具保養。她解釋,自己由屯門出發去九龍,乘車最少要花超過一個鐘,「搭車時間太長未必會接該生意」,除非是相熟顧客。她亦提到寵物美容師長期拖著 20 至 30 公斤的工具箱走動,容易造成損傷。另外,她指出上門的工作環境未必理想,「有時地方有限要坐在矮凳替狗狗剪毛」,姿勢不當造成勞損,估計這份工作不會持續長時間。

Wing 指出,他們雖有穩定的客源,但未有意開店,因實體店與上門的顧客群不一樣,現時的鋪租太貴,令他們卻步。曾經有寵物服務中介公司欲拉攏他們加盟,但 Wing 指現時業務已於過繁忙,無意擴大業務。

J Pet Grooming 看好上門寵物美容,Wing 認為不少香港人視寵物為家中的孩子,願意花費在牠們身上,給心肝寶貝最好的服務。上門寵物服務模式更能滿足寵物的需要,所以成功吸納一批顧客,令上門寵物服務在近幾年有較佳發展。她亦提到有寵物學校不斷吹谷上門寵物美容「好賺錢」,用綽頭鼓勵學生學習有關課程。她指出,若要從事寵物美容,一定要有愛惜動物的心,「揸剪刀可以好危險」,做任何服務時,也要謹記以寵物的安全為首。

J Pet Grooming 提供上門寵物美容 ,為狗隻剪毛。

收入不穩阻礙發展

「放狗Buddy」是一間提供上門寵物保姆服務的公司,負責人 Ming 表示,經營生意是不想寵物被寄託時遭遇慘況。他指不少主人會將寵物帶到託管店照顧,惟店舖會同時照顧更多的寵物,以賺取更多營利。他指出,若一個職員要照顧十至二十隻狗,「職員對狗仔的比例非常差,更有可能會在狗仔嘈的時候用鐵棒打籠。」這會對寵物的心理造成影響。他表示,上門保姆照顧服務可以讓寵物沒有主人陪伴在下,留在最舒服的環境繼續生活。

Ming 指出,做上門服務的好處是不用承擔實體店的租金,經營成本主要是宣傳費及網站經營費。不過,他認為上門保姆服務的困難在於爭取顧客的信任。他說﹕「顧客交低鎖匙給保姆時會有安全考量,擔心他會偷竊,所以要靠努力建立起信譽。」

不過,他則認為上門寵物服務的市場不太大,Ming 認為目前的生意是「為心而做」,「為錢(做生意)就不太好,要靠它賺大錢比較難。」雖然他現在全職做寵物服務,但長遠並沒有繼續做下去的打算,因為做上門服務收入不穩定。他不鼓勵一些不喜歡動物或為賺錢的年青人入行,因為收入沒有保證,同時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替寵物清理大小便等工作。

Ming 指出,上門保姆照顧服務可以讓寵物留在最舒服的環境活動。

轉開實體店擴客源

上門服務雖然免去租金的開支,客源卻較實體店少,收入不穩定,因此亦有公司在經營上門服務後傾向開設實體店。

Joyful Pet’s House 本來只提供寵物美容上門服務,及後成功轉型開設實體店。公司負責人加菲指出,她主要想生意更穩定,建立固定的客源。她說﹕「始終上門不一定會有固定的客,因為通常都是剪完就走。」若自己營運一間實體店,靠努力建立口碑有助吸納客人,增加發揮空間。

她表示,以前做寵物美容負擔較小,「用最基本工具就可以上門做到服務」,現在要顧及店舖的開支而壓力變大。她表示,直至店舖愈來愈多人認識,做生意的信心才增加。她透露,現時每月收入約有三至四萬,生意比起經營上門服務時更多,以前一星期平均有三至四宗,每宗生意 $500,「有時一星期更只有 $1000 收入,連維持生計也做不到,只是賺取經驗。」因此加菲認為經營實體店比起上門服務的前景更好。

上門模式針對市場需要,為寵物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寵物行業蓬勃發展,飼養寵物的人有增無減,有助推動上門增值服務的持續發展。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