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有市民要求高等法院頒布禁制令,禁止政府在電視台以及電台播放政改方案廣告《2017 一定要得》,認為此廣告帶有政治立場,屬於政治廣告,應禁止播放。如何界定政府宣傳片與政治廣告?
香港法例禁止廣播機構播放政治廣告,《廣播條例》第 3 部 12 節列明:「持牌人不得將任何屬宗教或政治性質或關於任何工業糾紛的廣告納入在其服務內」;以及《電台業務守則—廣告標準》第28段,「除非得到通訊局事先批准,否則不得播放有政治色彩的廣告」。2010 年,商業電台曾經因播放民建聯的贊助節目及民主黨劉慧卿的宣傳聲帶,最終當時廣管局裁定播放政治廣告而被罰款。
政府宣傳片,英文為「Announcement of Public Interest」,簡稱 API,指政府就公眾利益議題及其政策之宣傳,法例規定媒體必須免費播放。然而,政府近年媒體宣傳策略愈趨積極,由 2010 年的《起錨》到本年的《2017 一定要得》廣告,都被指帶有強烈政治立場。市民之起訴獲資深大律師石永泰答允義助,案件排期 6 月 5 日聆訊。(案件編號:HCAL60/15)
Related

【本報訊】美國人權機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5月時發表全球新聞自由排名,在全球197個國家或地區中,香港排第71位,比日本、台灣及瓦努阿圖遜色。10月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訪問逾千名市民,發現受訪者對新聞自由的滿意度,創回歸以來新低。香港記者協會更將《2013年言論自由年報》命名為《烏雲壓城》,指香港言論自由受威脅,新聞自由被削弱。究竟過去一年香港的新聞自由如何「烏雲蓋頂」呢﹖ 記者、攝影:蔡芷芹 鍾思穎 黃美欣 譚慧敏 黃舒攸 黎藹莛 編輯:蕭梓茵 陳浩然 丘佩燕 劉芷彤 陳 潔 方健銘 2月 梁振英向信報發律師信 指練乙錚誹謗 行政長官梁振英向《信報》發律師信,指時事評論員練乙錚為該報撰寫一篇以《誠信問題已非要害 梁氏涉黑實可雙規》為題的文章,有「誹謗」之嫌,並要求《信報》撤回文章。《信報》發聲明向讀者致歉,並謂其報沒有指出梁振英已經涉黑。 3月 本港傳媒在內地採訪時 遭受暴力對待 多名香港記者聯同民運和保釣人士楊匡,探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妻子劉霞,遭保安阻撓。多名身穿便服的男子要求記者停止拍攝,並推撞他們和攝影師。公安其後到場調停,但沒有對涉事男子採取行動。 鄧忍光干預節目創作 疑推行政治任務 廣播處長鄧忍光被指干預《頭條新聞》,被員工質疑他打壓署理助理廣播處長施永遠,干預港台的編輯自主和創作自由。鄧忍光否認指控,強調沒要求港台員工「思想交代」。 6月 本地採訪受暴力對待 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在何文田嘉道理道的寓所,閘門被不法人士駕來的私家車撞毀。事發一個月後,一輛運送《蘋果日報》的密斗貨車,也被縱火焚燒。 警漠視新聞專業 採主變檢舉工具 社運人士古思堯和馬雲祺被控企圖公開以焚燒方式侮辱區旗,案件6月3日在東區法院審訊。控方傳召當日在場採訪的無綫電視新聞部助理採訪主任何永康出庭。何永康在宣誓前請求豁免在庭上作供,但不獲裁判官接納。 港媒內地採訪 遭受暴力對待 六四事件24周年, 天安門舉行升旗禮。四名記者乘車前往天安門採訪,遭公安扣查,要求交出回鄉證、檢查手機、刪除手機拍攝片段等,又逐一搜查採訪車。記者被扣查約一小時才獲發還證件離開。 8月 廉署要求《陽光時務》及商台交新聞資料原檔 廉政公署於8月7日為調查前政協委員劉夢熊的案件,罕有入稟法庭,以香港法例第一章《釋義及通則條例》第84條的「就新聞材料申請交出令」,要求《陽光時務週刊》的出版商陽光時務有限公司,交出劉夢熊接受週刊訪問的所有紀錄,又要求商業電台交出劉夢熊接受「在晴朗的一天出發」電話訪問的完整錄音。 及後商台確認,其網站已提供足本及未經刪剪的錄音,廉署才撤回針對商台的申請。後來,廉署又主動撤回對《陽光時務週刊》的交出令。 9月 貴州選擇性禁止香港傳媒採訪 梁振英9月中出席「第九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貴州主辦當局宣布,只接受獲邀的香港傳媒入場採訪,其他香港傳媒只能複製由中央和貴州傳媒拍攝的片段和相片。會議場地及酒店也被列為「限制區域」。 獲邀的香港傳媒包括《文匯報》、《大公報》、《商報》、《經濟日報》,以及亞洲電視。 政府新聞處人員之後表示,已為記者爭取採訪機會,但最終只能爭取兩個名額到新聞中心,複製大會提供的新聞片段。 10月 香港記者於APEC領袖會會議被當局騷擾 10月6日,在印尼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四名香港記者趁阿奎諾三世出席會議前,向他追問,大會職員以記者在場叫囂、不尊重禮儀為由,即場沒收他們的採訪證,並驅逐他們離場。當局其後更將記者帶到警署,又強迫他們搬離原來的酒店,更指控記者構成「保安威脅」。 11月 無綫宣布把壹傳媒列為 「不受歡迎傳媒」 11月21日,無綫電視發表聲明,批評壹傳媒集團屬下的刊物,就政府處理免費電視發牌一事,針對和抹黑其電視台,宣佈禁止壹傳媒記者踏足無綫電視城,旗下藝人的活動亦不接受壹傳媒採訪。壹工會同日發出聲明回應被定「封殺」之事,形容無綫的決定「無稽荒誕」,批評無綫公報私仇,違反廣播機構專業操守。 學者點評 香港記者協會有關香港言論自由的2013年年報指出,特首梁振英上任後,香港的新聞自由有收窄跡象。新政府班子行事更見隱秘,經常秘密訪京,內地官員訪港亦秘而不宣,出聲明代替記者會的情況較以往多。 年報又指,特首向報章發律師信,是脅迫新聞自由,顯示港府對行使言論自由的人不寛容。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主任皇甫河旺表示,梁振英上任時承諾捍衛新聞自由,只是隨口一說,而政府在記者採訪受阻的問題上處理不當,令港府和民眾出現對立,產生負面情緒。 對於香港新聞自由未來的前景,皇甫河旺認為,香港在全球新聞自由排名已有所下降,除了政府,企業、財團、媒體也會干預新聞自由,新聞自由與商業掛勾,有些媒體為了不得罪廣告商,也會自我審查,而在內地方面,只能看內地制度能否改善,令香港傳媒在內地採訪時不受干預。…
18/12/2013
In "特寫"

陪伴不少港人成長的全球最長壽華語廣播劇節目——《18樓C座》,今年剛好播出50週年。《18樓C座》的內容如此幽默詼諧且一針見血,還多虧眾多編劇。其中,人稱「賜官」的劉天賜一直以此為傲,「一旦成為編劇,一輩子也是個編劇。」
22/11/2018
In "人物"

「他們很照顧我,知道我讀法律,未能承擔法律責任。便安排我進行對外聯絡的工作。」在2014年的夏末,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梁麗幗,以學聯常委的身份,負責與傳媒聯絡的工作,負上公民抗命的責任,走過79天雨傘運動。
28/09/2019
In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