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單車踩出個人品味
單車除了由以前的代步工具至今天成為運動項目之一,近年更有單車專門店打破單車的固有框架,將它連繫上生活態度,進攻高檔市場 。在云云的單車生意中,The Contact Store將單車注入了優雅的設計,希望以時尚的路線突圍而出。
記者 彭寶瑩 林展鋒 黃明珠
編輯 陳楚瑩 伍皓天
今年三月,於科學園新開業的The Contact Store,揉合了「品」(食物)、「活」(家品)及「行」(單車)三大產品線框架,以成為一間多元化生活體驗概念店,高舉旗號打入高檔路線。他們著重發展城市單車(City Bike)產品,其「鎮店之寶」更是由丹麥的設計師Jens Martin Skibsted設計的BIOMEGA系列單車,被譽為「單車界寶馬」更在香港取獨家代理權,吸引對單車性能、設計及生活品味同時有要求的客人。
品味單車有伯樂
The Contact Store與傳統單車舖不同,不是只以功能性為主,它們推廣的是一種「品味單車」的風氣。客人不需顧忌運動型單車的限制,即使穿着講究,亦能落落大方地踏着城市單車代步。The Contact Store 市場部總監李明心指:「由開業至今都有積極參與不同的設計展覽,如元創方及K11等推廣藝術的單位,拓闊網絡以接觸更多追求生活品味的目標客人。即使一輛單車價格過萬元,亦能遇上不少懂得欣賞單車界寶馬的伯樂。」另外,在「鎮店之寶」BIOMEGA系列單車中,一款名為哥本哈根(Copenhagen)的單車,更是全球率先採用「軸」驅動,取代了一般單車的單車鏈運作,令車身設計更簡約。而同系列另一款名為波士頓(The Boston)的單車,能照顧駕駛人士需要,車身易於摺疊,並設有內置鎖方便收藏於家中或車箱。
未成功打入本地市場
回歸現實,李明心坦言, The Contact Store現階段的知名度僅限於行內,尚未成功打入大眾市場。「我們必須要做更多市場推廣,如增加銷售點、在不同地方舉辦宣傳活動,才可接觸更多對生活品味有要求的客人。」除市場推廣策略外,他們最近亦加入單車租借服務,希望客人能透過親身體驗,加深對公司產品的認識。市民莊先生表示:「以為佢(單車)得個睇字,原來好好踩幾舒服,踩平路一流,不過唔適合做運動要行山路。」由於平日人流不多,單車租借服務只限於星期六,而其租借費用會較一般租借單車費用高出三至四倍,收費約每小時港幣60至100元。「我們出售的不只是區區一架單車,而是與別不同的生活體驗。」李明心相信即使租借價錢比一般昂貴,仍可以吸引客人前來租借,甚至購買單車。
進軍新加坡開第三分店
說到未來去向,李明心指,The Contact Store已於今年七月在意大利開設分店,更透露未來將擴展至新加坡。她解釋,選新加坡為新分店的地點,是因為新加坡對綠色生活越漸重視,對生活要求亦逐漸提高,而且越來越多設計品牌進駐新加坡,因此,她認為在新加坡開設第三間分店發展十分有利。另外,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對未來開拓東南亞甚至中東市場亦極有幫助。
此外,The Contact Store將繼續與本地的原創設計品牌合作。她表示,很多設計時尚單車配件的人都難以與一般單車店合作,原因是他們設計的配件價錢較高。但她有信心The Contact Store能吸引更多本地原創設計師,更會成為海外市場的橋樑,引入更多外國品牌。
另類租車手法吸客源
同是租借單車,除了以單車設計吸引客源,租借手法亦可以引得客人青睞。西九文化區於今年四月推出「悠遊西九單車服務」,由「東華三院BiciLine單車生態旅遊社會企業」負責經營,以嶄新的租車模式吸引客人。
有別於一般傳統的以人手租車的模式,租車的市民只需到單車站旁的客戶服務處購買智能卡,之後到單車泊位上的感應器輕拍智能卡,即可自行租取單車,而收費為每小時港幣20元。單車站職員指,許多市民都會因貪新鮮來租借單車,畢竟這個租車模式是香港首有。他補充,加上西九海濱長廊的環境優美,空氣質素較好,因此吸引了不同層面的客人,由青年人至中年人都有。
此外,單車站職員表示,由於西九風勢較大,一般的單車容易有車身不穩的問題,為配合西九龍公園的環境,供租借的單車材料都比一般的單車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