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夏慤道,大部分香港人第一次嚐到催淚彈的滋味。那八十七枚催淚彈令一個又一個香港人站出來,築起帳篷,充塞整條街道。周遭瀰漫著一片和諧寧靜的氣氛,一朵朵黃色鮮花開始綻放。

五年前的雨傘運動,資深傳媒人吳志森站在金鐘天橋上觀察佔領現場,五年後,催淚彈再次在金鐘出現,他再次站在金鐘天橋上,眼見警方不斷投擲的催淚彈,無差別的攻擊,五年前的「烏托邦」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記者:許夢莉
編輯:譚栢妍
攝影:許夢莉、譚栢妍

消失的烏托邦 和理非的懺悔

吳志森從1998年開始成為時事評論員,歷盡香港近年來的變遷。他指2014年的雨傘運動和今天的反修例運動完全截然不同,「2014年就像『烏托邦』,很安全、和諧,我能夠到現場作許多的直播節目,但今天面對的卻是警方強硬的鎮壓手段,不斷投擲的催淚彈,警察無差別的攻擊,可說是危機四伏。」

面對政府的鎮壓手段,他深感慚愧,直言自己對暴力有潔癖,也曾是一名「和理非非」,但他眼見6月9日有一百萬人出來以和平的方式向政府表達訴求,政府卻仍然決定如期二讀,對一眾年輕人,更毫不留情地揮打、施放催淚彈、拘捕,他感到非常生氣以及慚愧。

「眼見他們以身體去阻擋警棍、阻擋子彈,我還怎樣可以去指責他們所謂的暴力?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做這些事?」他開始理解現時的年輕人因對未來感到絕望,而要義無反顧地去抗爭,更開始反省自己那一代是否做得有所不足,導致如今的局面。昔日的暴力潔癖者眼見不少年輕人無私地為香港走出來,他選擇以更包容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只因年輕人才是今天的主角。

 

乏大台團結大眾 唯仍需理智分析

「很難說有大台就是失敗,沒有大台就是成功,我認為要適應新的需要,那就是網絡時代的需要。」

吳志森指,一場運動中有大台的優勢在於有領袖、有清晰的行動計畫、有明確的目標能夠實行,但一旦該領袖被捕,整場運動便有機會被瓦解。相反,一場運動中沒有領袖,行動以民主方式決策,運動則較難瓦解,只因政府無法對準核心。同時,亦能令抗爭者更團結,「以阻塞機場為例,當初阻塞機場的決定是大家都附和的,但行動之後卻發現帶出負面的迴響,隔天一眾示威者便出來道歉,一起承擔錯誤,這樣的做法卻能令他們更團結。」

凡事總有一體兩面,他直言沒有大台會令決策變得粗疏,整個行動的細節出現問題,「很多行動的出現都是非常依靠一個意見領袖的論述能力,當他說得頭頭是道,所有人都會被他的論述能力給說服了,反而沒有人細心思考當中的細節有沒有出錯。」他更指陣型有很大機會被滲透,在沒有領袖的情況下,大家難以得誰真誰假,當中的確有令人擔憂的地方。

有大台雖看似行動清晰、明確,但沒有大台亦有其優勢,現時的網絡發展一日千里,吳志森認為不應再以傳統的觀念去處理,在這個網絡世代,有其新的需要,世代人更不能墨守成規。

2014年,雨傘革命歷時七十九天,最後多個佔領區被警方全面清場告終,就如一股強風將那一朵朵的花蕊無情地颳走,但花粉卻早已散落在港人的心中,深深地埋下。

五年後的今天,因為逃犯條例的修訂,那些埋藏在深土的小黃花再次破土而出。五年前的的失望它們仍歷歷在目,周遭環境的荊棘也令小黃花變得越來越勇敢、強壯。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