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頰經常突然泛紅兼「生粒粒」,可能是患有玫瑰痤瘡的先兆。由於特徵相似,市民常當作暗瘡或濕疹就醫,無法對症下藥。有患者嘗試在中、西醫療法外,成功以新式激光療法根治疾病。不過有醫生提醒,患者接受激光治療前,必須留意自身體質及對光的敏感程度,否則會引發更多後遺症。



記者、攝影:張淑婷 黎煦齡 鍾一嗚
編輯:麥之齡 李善渝 蘇雪瑩
版面編輯:溫晴

  「在街上,途人眼神是真的有異樣,覺得你是皮膚病。有一期我簡直是不想外出,覺得自己十分恐怖。」2015 年,不願具名的梁小姐在一次與朋友聚餐時,發現臉部大部分位置泛紅,唯獨眼圈附近正常。起初以為餐廳燈光直射所致,加上半個小時後泛紅狀況消散,因此不太為意。但梁小姐自那晚後,部就容易變紅。

臉部通紅 情緒受困

  一次,梁小姐發現自己臉紅情況嚴重,形容自己像是「猴子屁股」,本想戴著口罩遮蓋病況,誰知卻愈來愈紅,令她情緒大受困擾,「到後來,哭得連學都回不了,但原來痛哭過後,臉會愈來愈紅。因為當一哭,情緒就變激動,血管就擴張。」縱然知道情緒影響著病情,她仍無法放開,長期鬱鬱不歡,「你不會想出門,見到自己都反胃了,但無奈又要上學上班,有些事真的沒有辦法。」

  梁小姐先後向多名醫生尋求協助,都診斷為濕疹。「普通科和皮膚科都看過;普通科的醫生我不只看過一個,是幾個,他們都說我是濕疹,然後給我類固醇藥膏、消炎藥、抗敏感藥,但服食過後都沒有效用。」由於未能對症下藥,治療未為病情帶來好轉,皮膚更因使用類固醇而變薄,臉部經常感到滾燙、乾燥和痕癢。

病徵相若 難以分辨

  皮膚科許醫生表示,部分人未能分辨玫瑰痤瘡與暗瘡,是因兩者症狀相似。「玫瑰痤瘡有兩大方面的病徵:第一,遇到某些情況,會突然感到一股熱氣向上升,臉隨即轉紅;第二,是有『粒粒』,或會有含膿情況,可是有時或只有一顆紅色的粒粒。」她續指,玫瑰痤瘡異於暗瘡,是玫瑰痤瘡患者臉上不會出現黑頭與酒米,因此在診斷過程中,問症與臨床觀察實屬重要。

  許醫生介紹,西醫會以外用及口服藥物來治療皮膚病,而抗生素藥膏是最常用藥物,但針對玫瑰痤瘡,她表示絕對不可以用類固醇來治療,會令皮膚變薄,臉顯得更紅。她補充,曾有一種針對玫瑰痤瘡的藥膏,一天塗一次,縮小血管,舒緩泛紅病況,有效 12 個小時。不過,該款藥膏並不常用,亦只是治標不治本。

梁小姐發現臉部泛紅後不想出門,心情十分低落。

中西療法 調理退熱

  相對注重消炎和退熱的西醫療法,中醫師劉慧嫻在治理玫瑰座瘡時,則以調理身體為主,包括調理肝火旺盛、濕毒、濕熱和五行失調,一般需時三個月至半年才能根治。她續指,病人體質不一,醫生會按患者身體狀況調整治療方法,「有些病人本身腎虛或者更年期,治療方法就會不同。基本上會為患者望聞問切,配合吃中藥、臉部針灸及進行刺絡療程。」她補充,刺絡療程會依照每人背部穴位,在刺出幾滴血後,通過拔罐放出十幾滴血來治療。

  劉醫師又指出,玫瑰痤瘡與暗瘡的分別主要可見於發熱位置。玫瑰痤瘡發熱和著紅的位置不在瘡上,而是一塊地紅。「部分嚴重患者可能出現『酒糟鼻』,鼻子有可能出現紅腫、增大及變形。由於他們的微絲血管已失去彈性,所以即使(病情)未發作,臉部都會泛紅。」她提醒,若患者臉部受嚴重的細菌感染,就須先尋求西醫治療。

激光減紅 周詳評估

  若中西醫都無法根治玫瑰痤瘡,部分患者會選擇接受激光治療,包括能夠切斷血管的營養管道的「ExcelV」技術,可控制潮紅病況。

  激光師Kay曾受玫瑰痤瘡困擾,她生育過後,完澡時臉部會出現泛紅及滾燙,須吹半小時風扇才逐漸降溫。她猜測玫瑰痤瘡有機會是因荷爾蒙失調和心理因素所致,但經過激光治療後,已經痊癒。

  可是,Kay強調接受激光治療有一定風險。她指出,治療過程不排除因激光而帶來色素沈澱,最嚴重會令患者燒傷,臉部亦會起水泡,但只屬少數。因此,事前必須由專業醫療人士評估風險以確保病人安全。她又表示,孕婦、患有紅斑狼瘡、癲癎症、天皰瘡的長期病患者,以及近期曾接受高能量激光及去角質療程的人,都不宜做激光治療。「若近期打過傳統激光,我們都不會建議立即進行此激光治療,因需一個復原期。」

激光治療儀器顯示屏。

  除在接受激光治療前考慮身體狀況外,她又提醒患者,接受激光治療後,仍需多加留意家居護理和生活習慣,以減低復發機會。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