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完美日子:夢
今天午睡的時候我做了個夢。這算是一個清醒夢。
不正則鳴:車如何「剎」法?
一月中,帶學生赴台採訪總統大選,媒體有「急剎車」一詞。甲生問:「『剎』是否錯?不是『煞』嗎?」乙生說:「大陸也是『剎』。」 丙生插嘴:「香港媒體兩詞都有人寫。」
港經:一周一行好心做壞事
中央於本年四月十一日發表文件表示將會收緊深圳市自由行政策,由原本的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對於光復運動參與者及當地居民當然紛紛表示歡迎,但我只想問那些支持限制旅客人數的人,又有多少願意住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仁聲仁戲:港產片真事改編二三事
看畢新作《踏血尋梅》,筆者認為穩打穩紮,卻略嫌平淡。或者,這戲取材自數年前轟動一時的命案,而編劇盡量保留原有內容。
80% 的完美日子:十年後,你還愛香港嗎?
也許你和我都一樣,我們都對十年後的自己有無窮想像 ── 想像自己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擁有多少財產和物質,又會和怎樣的伴侶一起終老。但是我們又有沒有想像過,我們正身處的地方,十年後它又將會變得如何?
不正則鳴:弄瓦與增口
臉書教主朱恩伯格喜獲一女,媒體大字標題,指是「弄瓦之喜」。「弄瓦」,出自《詩 · 小雅》:「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瓦, 紡磚,古代婦女紡織所用;此語其意甚明,希望女兒長大,成為紡織聖手也。至於生男,則曰「弄璋」。「璋」字何解?
社論:重回理性討論 忌模糊焦點
版權修訂條例鬧得沸沸揚揚,多個團體反對現有草案,提出加入「開放式豁免」等保障本地二次創作。一片爭議聲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堅決表示不會撤回草案,怕拖到「沒完沒了」,但在泛民議員拉布下,草案已肯定拖到明年。
一首歌,讓你帶回去 – 與五月天的初次約會
五月天是台灣的天團,但從頭聽過他們第一張專輯的人又有多少?《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在1999 年推出,這張專輯值得聆聽是因為裏面承載的溫度是一個樂團初出芧蘆的熱血幹勁,是五月天已經無法再次擁有的青春力量 ──這並不是在責怪五月天,而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回到過去。
不正則鳴:藉藉無名.落慌而逃
區會選舉,扎根柴灣漁灣區 21 年的鍾樹根,被「傘下爸媽」徐子見擊敗,《蘋果》「動新聞」形容是「連根拔起」、「落慌而逃」;徐子見謝票時則說自己是「藉藉無名」,猶幸得街坊擁戴。這則新聞十分有趣,鍾樹根敗選之夜,逾百網民在他的辦事處前,開香檳唱歌歡叫慶祝,一片「喜氣洋洋」;這樣的戲,相信劉江華記憶猶新。這且不説,只說説「落慌而逃」和「藉藉無名」兩詞。
仁聲仁戲 – 《那一天我們會飛》:典型的近代港片
近年,香港電影總是強調「本土色彩」。「夢想」、「生活」、往往是緊扣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核心價值。而新晉導演黃修平,正是喜歡把握機會,在內地市場主導的影圈,繼續尋找本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