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是台灣的天團,他們的樂迷多,人人皆曉。但從頭認認真真聽過他們第一張專輯的人又有多少?《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在1999 年推出,這張專輯值得聆聽是因為裏面承載的溫度是一個樂團初出芧蘆的熱血幹勁,是五月天已經無法再次擁有的青春力量 ──這並不是在責怪五月天,而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回到過去的青春,尋覓從前的純粹。

劈頭第一首《瘋狂世界》就奠定了這張專輯的色彩,輕快又容易入口的搖滾,那時候才剛出道的阿信唱的是一個少年對世界的埋怨和疑問 ──「我好想好想飛/逃離這個瘋狂世界/那麼多苦/那麼多累/那麼多莫名的淚水」。《生活》唱的也是異曲同工之妙,這張專輯裏的信還未長大,不是現在這個激勵人心、叫你不要害怕跌倒、不要放棄追逐夢想的偶像,他不過是個剛踏入社會、剛為著夢想奮鬥的年輕小子,跟我們一樣每天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掙扎。這種貼地的小人物心態,現在再唱,也唱不出當時對人生的迷惘了。

至於愛情,那時候的阿信也還沒有那麼多的懷緬和思念,也還沒有強大到會說出「我不願讓你一個人」。那時阿信的愛簡單直接 ── 像《透露》的「我不知不覺不經意的被你佔有/那是心裡愛你的初衷/在我心深處無處可躲/向你透露」,我喜歡他唱 A、B 段首句時結尾自然的拖延,像「有」和「露」,使歌聽起來更富節奏感,相當 Upbeat。那時候的他甚至還在捉摸《愛情的模樣》,也有面對愛情完結時說走就走的氣魄──《嘿我要走了》。而至今仍然經典的《擁抱》也是收錄在這張專輯裏。

專輯的下半部份全是臺語歌,散發著 90 年代最地道的台味。我很少聽臺語歌,但我特別喜歡《志明與春嬌》。一首一首臺語歌聽下去,有唱叛逆少年的《軋車》、江湖味道甚重的《HoSee》和《黑白講》、深情的《I love you 無望》和最後又是對世界控訴的《風若吹》── 「命運你/往哪轉/攏無法度去控制/風若吹/我就飛/不知我會飛到哪」,那時候的阿信恐怕無法想像風會把他們吹得那麼高那麼遠。

我想起電影《藍色大門》裏桂綸鎂與陳柏霖的初次約會,兩個十六、七歲的年輕男女在沙灘上聽著搖滾亂晃。

陳柏霖不時偷瞄桂綸鎂,他問:「你聽得懂嗎?」

「聽得懂啊。」桂綸鎂回答得理所當然。

「喔,我也聽得懂。」

這種懵懂與莽撞,和純粹的青春,就是五月天的第一張創作專輯。

梁敏姬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