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畢新作《踏血尋梅》,筆者認為穩打穩紮,卻略嫌平淡。或者,這戲取材自數年前轟動一時的命案,而編劇盡量保留原有內容。

  這倒讓筆者聯想到八九十年代,香港曾掀起一陣真人真事改編潮。箇中原因,或許是當時社會娛樂不多,不少傳媒加入奇情原素報道事件,大多能成為小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電影上映時也能易起宣傳之效。當中,「大賊」系列(非正式統計八成由任達華飾演)便是一大經典。當年電影公司把有賊王之稱的張子強鎊架李嘉誠的事件拍成《轟天綁架大富豪》,《驚天大賊王》等。

  然而,這類電影今天看來,罐頭味較重,當喜劇觀看,則一笑無妨。另一方面,「奇案」系列則有較更值得研究價值。當中經典莫過於黃秋生於94年憑《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成為首位以三級電影於金像獎稱帝的演員。《三狼案》、《溶屍奇案》等今天看來則更覺得人生如戲,世事無奇不有。而藝術成就相對較高的,相信是以人物傳記系列,例如《雷洛傳》、《四大探長》系列等。縱使不少仍要加入艷情/暴力原素,甚至以偶像演員以吸納觀眾,但基於足夠資料搜集,質素通常有所保証。當中筆者最喜歡的,是《跛豪》,全片三小時毫無冷場,清晰勾勒一代毒梟傳奇一生。

  近年,港產片的真人真事藍本,以葉問宗師為最大熱潮,更近的則有《魔警》。只是,借題發揮原素較多。故《踏血尋梅》呈現事實之手法,實在闊別多時,值得一看。

麥子傑
BBA year4 學生, 自細鐘意睇戲,
因為睇戲可以等你進入另一個世界,感受其他生活。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