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油麻地開串燒檔 「蘇波榮」不boring
【本報訊】相信不少人都憧憬長大後,可以自己或與朋友一起開一間小店,例如咖啡店或甜品店,可惜大部分人往往只停留於幻想階段;在油麻地,卻有9 位年輕人將夢想變成現實,創立了串燒店「So Boring 蘇波榮」。 記者、攝影:陳雅靜 編輯:王椀泠
5D真人歷險 天花迫埋身
【本報訊】「如果我係Ironman」、「如果我識飛」、「如果我可以打怪獸」……大家有沒有幻想過成為遊戲中的主角?旺角豉油街一個真人5D 冒險遊戲─「如果派」,讓參加者將「如果」變成現實,闖入遊戲世界,像「孖寶兄弟」般過關斬將。 記者:陳欣瑩 編輯:鄒昊亨
殖民時代留痕 西營盤街名背後
【本報訊】在西營盤,街與街之間滿布四、五層高的舊式唐樓,底層多是小本經營的地區小舖,連鎖快餐店、藥房等通通欠奉。走到街頭,會嗅到相隔數個舖位的新鮮出爐麵包香;步行到街尾,又會見到數名老婆婆在臨時租借、無裝修的平價衣服店內,精挑細選合意的衣物。多年來西營盤並無地鐵直達,相比起中區和東區,這裏的發展明顯較慢,處處滲出舊區的氣息。但正因如此,小社區能保留自身特色,街坊、店舖東主笑臉迎人。走在街道上,仿如踏上尋寶之旅。原來,老社區的名字及街道名字,也是盛載段段港人歷史。 記者、攝影:李寶善 編輯:李沂澂
300元做一日法國人
訪問片段: 「笑談港式法文」 Jeremie教你廣東話「Chok」、「放飛機」等流行語法文講法。 【本報訊】「浪漫」二字 ,概括了香港人對法國文化的印象。以為講幾句bonjour、merci 就可升級成為當地人?其實身處香港,也可從玩樂及飲食,當一日「真正法國人」。 記者、攝影:梁可瑩 何凱怡 鄺恩慰 編輯:蔡比傲 馮祉嫣 王鳳萍
腳踏實地的飛行故事
航青重紀律訓練 來自香港樹仁大學的杜朗維(Ronald),小時侯便嚮往飛上天,卻患了色弱,成為飛機師的機會渺茫。但他仍於中一便加入香港航空青年團(航青)。 提及在航青早期的經驗,Ronald說,「其實比人鬧多過學飛行嘅嘢。」,又表示航青在紀律要求較高,因此未必在初期學到大量飛行知識,最先的得著反而學習自律 。雖然不能飛行,也冀藉此增強對飛行的了解。 離鄉別井衝天際 直到中六,Ronald才真正接觸到飛行理論,對飛行的興趣再次被燃點。直到大學一年級,他參加了一個全港性滑翔機理論課程,學習航空、飛行、滑翔機結構及緊急應變的知識,並成功領取獎學金到加拿大進行實地訓練。 去到加拿大,Ronald要練習pastpaper來應付考試,亦要讀熟加拿大的航空規則和空中交通法。在剛開始飛行時,Ronald先要與教官一起飛行30次,共10小時,然後就自行練習,獨自飛了20次。 經過41天的努力,他全部考試及格,終考取滑翔機牌照。回想當初首次飛行,Ronald笑言是又驚又喜,「第一次同教練飛遇到氣流真係好驚,甚至懷疑自己係咪有能力考到牌。當我冷靜過後,我發覺原來自由自在咁飛真係好正!」。 然而更難忘的是首次個人飛行,「當教練俾我飛solo嘅一刻,真係好興奮好感動。飛上天之後,遇到咩事都靠自己,自己一個揸住架機想去邊就去邊。」色弱的問題,令Ronald未能將興趣變成職業,但他仍盡努力實現了夢想。 香港機師要求高 由於場地資源缺乏,若然港人想成為飛機師,就必須在各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培訓計劃」入圍,然後再到外國接受真正飛行訓練。以港龍及國泰為例,甄選準則包括,評分最為重要的英語能力、能力傾向測試(aptitude test)與健康測試(medical test)。飛機師動輒操控着上百條人命,因此絕無可能如電視上的「Captain...
大馬幽默畫家展 免費笑着過聖誕
有關注五月天阿信Facebook或微博的朋友都知道,阿信常常分享一些有趣的圖畫,總讓人忍不住按「讚」。原來大部分的畫都是出自馬來西亞畫家林行瑞(Lim Heng Swee)的手。今年聖誕節,林行瑞在香港商場舉辦首個個人展覽,用馬來西亞的藝術和創意顛覆大家對節日商業化的印象。 記者:王嘉瑩 編輯:馮子愷 被喻為「馬來西亞幾米」,網絡知名插畫大師林行瑞,以「ilovedoodle」為名創作出不同圖畫,作品概念大都將動物及物件人像化,並以繽紛色彩和幽默的元素傳遞快樂,貫徹其口號「畫.給你的幽默(Doodling a smile)」。 畫出幽默 聖誕真快樂 不難發現,近年來很多商場都以聖誕樹招徠遊客,不是「鬥高」就是「鬥多公仔」。可是,位於將軍澳的大型商場PopCorn則大玩藝術與聖誕crossover,舉辦「PopCorn x ilovedoodle聖誕愛快樂」活動展覽,場內擺設「巨型相機展覽館」內,展示了林行瑞從2011至2012年每一天創作的365幅的畫作。 展覽還有多個由林行瑞設計的大型佈置,商場內不再只是雪人、小鹿和聖誕老人,而是一個個加上聖誕裝飾的北極熊、大象、鯨魚、企鵝等。 ...
單車代步 閱讀元朗
【本報訊】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不少舊建築、老商店敵不過時代巨輪的淘汰而結業。然而,走到元朗郊區,大眾可以「兩輪」遊歷各個特色懷舊的地點。是次小記帶大家由朗屏鐵路站出發,以石崗甲龍村雷公田為終站,全程約12 公里,耗時大約1 小時30 分,絕對適合秋天與三五知己結伴同遊。 記者、攝影:馮儆昕 編輯:劉嘉詠
電車探尋百年歷史文化軌跡
【本報訊】遊覽港島,乘搭電車成為必備節目。電車見證着香港發展,豎立電車線旁的建築物,為香港人帶來不少集體回憶;除了大家熟悉的皇后碼頭、永利街之外,港島北還有一段段鮮為人知的小歷史。今天,小記將帶大家在「叮叮」上尋找香港百年歷史軌跡! 記者、攝影:黎少凡 葉詩穎 編輯:陳 皓 謝禮唯
影片:畫出屍意 萬聖節古典殭屍化妝
View lookbook in full screen 專業化妝師示範:
咖啡X藝術 3D拉花圖案咖啡
【本報訊】在緊張繁重的工作之餘來杯咖啡,成為很多上班族的習慣。咖啡漸漸從生活必需品,變成生活享受,有咖啡師用技巧與創意,讓這些五花八門的圖案沖出咖啡表面,一飽客人裹腹和眼福。 記者、攝影:林依依 編輯:蔡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