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片段:

「笑談港式法文」
Jeremie教你廣東話「Chok」、「放飛機」等流行語法文講法。

【本報訊】「浪漫」二字 ,概括了香港人對法國文化的印象。以為講幾句bonjour、merci 就可升級成為當地人?其實身處香港,也可從玩樂及飲食,當一日「真正法國人」。

記者、攝影:梁可瑩 何凱怡 鄺恩慰

編輯:蔡比傲 馮祉嫣 王鳳萍

 

法國人,予人第一印象是浪漫,這位21歲,月入四萬元、懂得中英法,三國語言的法國「Chok男」,以「荀盤」姿態反駁,法國人不止咁少,其實他們大膽、愛自由,而且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標;香港人,除左錢同名利,仲記得啲咩?

Jeremie Plane生於法國北部,3年前毅然來到香港,看准華人市場有商機,加上自身略懂普通話,可為建立自家品牌舖路。但成為「過江龍」亦不容易,就讀科大環球商業及市場學,要經常徹夜不眠的讀書,80分滿分拿70分,已是D級分數;相比在法國讀書「輕鬆奪A」風氣大相徑庭,倍感壓力。「香港人從小就要被迫走上戰場,在學時與同學鬥高分,上班又要為賺錢及利益而載上面具做人」,不過他亦已接受。

談到兩地人的個性分別之處,他不加思索的說出港人「行事小心」,不輕易相信人;反過來要描述法國人時,卻十分靦腆,甚至要拿出一本「手寫翻譯簿」,然後查出「大膽」兩字。Jeremie形容,法國人從不浪漫,反而個性直率、目標明確,想做甚麼就會勇往直前,而不怎理會他人目光。

以為身材標青,外表俊朗,做model已夠「殺食」,但他仍雄心勃勃。經過七輪面試,憑懂多國語言及一級榮譽生的身份,終獲得環球免稅店DFS Galleria以四萬月薪聘請為見習行政人員。
他為事業,放棄在法國自由自在的生活,卻在長洲找到片刻寧靜,只因那裡了無人煙;他為事業,放棄在法國多不勝的甜點及麵包,卻愛上這裏的港式蛋撻及平價海鮮。他為事業,放棄了人在石屎森林,亦要懂得尋找自己的法式小天地。

即使天生不是法國人也好,要活得像法國人,除了可以學習Jeremie的生活態度,不妨試一下法國人的活動,在香港感受過一日異國生活態度吧!

全球首創 室內法式滾球酒吧

法式滾球是法國國寶級的運動,玩法不算激烈,不少當地人均喜歡悉心打扮,然後一邊嘆咖啡一邊玩。在香港,只要花80元便可玩盡全日。位於石塘咀的Les Boules – Café Pétanque 是全世界首間室內法式滾球的酒吧,設有三條法式滾球球道,並配上舒適的沙發和華麗的吧檯。

酒吧老闆Eric Masson是法式滾球的愛好者,更是2008年廣東法式滾球比賽的冠軍,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接觸法式滾球,決定在翌年開酒吧,希望顧客可以享受優閒的環境,聽着法國音樂,嘗試接觸這運動。
Pétanque的法文意思是雙腳同時站在地面上,這正是玩法式滾球的姿勢。選手雙腳站在地上,以直立、微曲或者蹲着的姿勢擲木球。 基本玩法是將手上的金屬球擲向目標球,而距離愈近愈好。
法式滾球有單人、雙人及三人賽制。首輪比賽由擲毫勝出的隊伍,先把球擲向6至10米外作目標。當對手的球更接近目標球時,球員便要擲出自己的球,當兩隊的球全部擲出,球局便結束。

100元自製法國美食

很多人認為,法國人餐餐食鵝肝、飲紅酒,其實他們也有傳統鄉村菜式,如焗鴨髀、炒田螺等。法國人認為餐桌是溝通的好地方,一頓飯往往用上數小時,他們喜歡慢慢品嘗食物,與親戚朋友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或許因慢食文化普遍,身體有較多時間消化,法國人普遍身形較為纖瘦。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如果想學習法國人的話,就要從減慢進餐的速度開始!

身兼法國餐廳東主及主廚的Bonnie So,曾在當地學廚三年,回港後在西貢開設法國餐廳,以鄉村菜式為賣點, Homemade Goose Liver Terrine (自制鵝肝批)、Bouillabaisse (馬賽魚湯)和 Duck Leg Confit (油封鴨腿) 等菜式更是推介之作。 港人想自行炮製一頓傳統法國菜,可以先嘗試做法簡單的菜式,如紅桑子湯、炒田螺及焦糖燉蛋,每人花費大約100元就能享受傳統法國美食,經濟實惠!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