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踏實地的飛行故事
航青重紀律訓練
來自香港樹仁大學的杜朗維(Ronald),小時侯便嚮往飛上天,卻患了色弱,成為飛機師的機會渺茫。但他仍於中一便加入香港航空青年團(航青)。
提及在航青早期的經驗,Ronald說,「其實比人鬧多過學飛行嘅嘢。」,又表示航青在紀律要求較高,因此未必在初期學到大量飛行知識,最先的得著反而學習自律 。雖然不能飛行,也冀藉此增強對飛行的了解。
離鄉別井衝天際
直到中六,Ronald才真正接觸到飛行理論,對飛行的興趣再次被燃點。直到大學一年級,他參加了一個全港性滑翔機理論課程,學習航空、飛行、滑翔機結構及緊急應變的知識,並成功領取獎學金到加拿大進行實地訓練。
去到加拿大,Ronald要練習pastpaper來應付考試,亦要讀熟加拿大的航空規則和空中交通法。在剛開始飛行時,Ronald先要與教官一起飛行30次,共10小時,然後就自行練習,獨自飛了20次。
經過41天的努力,他全部考試及格,終考取滑翔機牌照。回想當初首次飛行,Ronald笑言是又驚又喜,「第一次同教練飛遇到氣流真係好驚,甚至懷疑自己係咪有能力考到牌。當我冷靜過後,我發覺原來自由自在咁飛真係好正!」。
然而更難忘的是首次個人飛行,「當教練俾我飛solo嘅一刻,真係好興奮好感動。飛上天之後,遇到咩事都靠自己,自己一個揸住架機想去邊就去邊。」色弱的問題,令Ronald未能將興趣變成職業,但他仍盡努力實現了夢想。
香港機師要求高
由於場地資源缺乏,若然港人想成為飛機師,就必須在各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培訓計劃」入圍,然後再到外國接受真正飛行訓練。以港龍及國泰為例,甄選準則包括,評分最為重要的英語能力、能力傾向測試(aptitude test)與健康測試(medical test)。飛機師動輒操控着上百條人命,因此絕無可能如電視上的「Captain Cool」般激進,航空公司的能力傾向測試,正正是為了進一步了解應徵者的取向。香港的航空公司與民航法例,對於飛機師的身體要求較其他地區高,曾經有色弱的外國機師希望加入,但最終亦因為健康理由而不獲聘請。
另類機種課程多
在香港要飛往天上除了應微飛行員培訓計劃外,大家亦可參與其他種類飛機的課程,一嘗飛行的感覺。香港飛行總會有提供定翼機課程,而費用則約二十萬。另外,HKFTC亦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聯手舉辦私人飛機機師課程。早前紐西蘭(香港)飛行學,亦有推出青少年暑假飛行獎勵計劃,讓16至24的青年以五萬元,包食宿機票到新西簡考取初級飛行牌照。而Ronald所參加,由加拿大York Soar Association舉辦的滑翔機課程,亦只需三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