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九合一大選

缺資源 乏協調 台灣小黨突圍求生

台灣九合一選舉讓綠地一夜變藍天,執政民進黨面臨政治危機,國民黨則以大勝收場。藍綠焦點以外,曾被視為能夠左右選情的小黨,儘管組成黨派聯盟,連打「陸戰」與「空戰」,面對政黨泡沬化及老人政治,小黨仍難在重重包圍下覓得生天。藍綠惡鬥,中間勢力崛起,小黨該如何分一杯羹?
2018台灣九合一大選

丁守中未覺新黨具威脅

台灣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台北市市長候選人丁守中造勢晚會獲約三萬人出席,並得前台灣總統馬英九等國民黨人站台。除氣勢如虹的柯文哲外,新黨亦是競爭對手,但丁守中直言新黨威脅在計算之內,國民黨選情樂觀,未覺小黨具威脅。
2018台灣九合一大選

基進黨「陸戰」抗藍綠

台灣九合一選舉如箭在弦,共約萬個地方公職將會重新洗牌。藍綠鬥法令民眾期待「第三勢力」,然而在台灣要形成抗衡藍綠的力量並不容易。以「力抗紅柯」為口號的基進黨士林北投區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直言,面對人力資源巨大差距,細黨於台灣生存困難重重,難將其政治理念傳達至普羅大眾。
特別報道

研究院大樓落成 揭開樹仁新一頁

「十年一大樓」,是樹仁大學的堅持。自1985年寶馬山校舍教學大樓落成後,每約十年就有一幢大樓落成,更新校園設施。新落成的研究院綜合大樓亦增加不同休憩設施,如多用途會堂、天台花園、24小時學習空間等,滿足同學對校園生活的需要。
特別報道

樹仁升格十年 重研究工作 淡家族色彩

行政會議於2006年12月准許樹仁正名為大學,成為香港首家私立大學。十年過去,樹仁通過兩次學術評審,又迎來宿舍文康大樓,如今研究院綜合大樓即將落成,學術副校長孫天倫表示,未來會開辦更多碩士、博士學位,發展過往較忽視的學術研究範疇。
人物

異鄉耕耘半世紀 李文烈

「每個人也想有人愛,沒有人想被世人討厭的。」每個字擲地有聲,正是出自現年68歲的英國神父李文烈。他的廣東話說得流暢,更不時展現幽默一面。年近古稀的李文烈1967年來港,在香港服務近半世紀,更於1991年成立協青社,幫助邊緣青年。今年他獲香港樹仁大學頒發榮譽社會博士學位,肯定他的貢獻。
立法會選舉 2016

元老退朝班長懸空 建制內部存暗湧

長江後浪推前浪,今年立法會不論泛民還是建制派,都有黨派元老退居幕後,為「後浪」鋪路。被視為建制派班長的葉國謙正是其中一位。隨著本屆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這位在政壇打滾接近四分一世紀的民建聯元老將退下火線,留下一個懸空的班長之位。
立法會選舉 2016

新人入席泛民換血 非建制碎片待整合

環顧本屆立法會選舉,泛民新舊人交替,主張自決、本土等新血亦成功進入立法會,非建制陣營較上屆多出3席,共得30席。雖然非建制陣營議席增加,但政治光譜亦因路線分歧而拉闊,如何合作抗爭決定議會未來局勢。
立法會選舉 2016

中央欠掌握泛民未磨合 來屆立會添變數

立法會選戰告一段落,今年地區直選議席中,建制派所佔議席與非建制派相比為16對19,而本土派的加入將為來屆議會增添變數。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非建制派的未來走向仍在摸索階段。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認為,中央可能作進一步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