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欠掌握泛民未磨合 來屆立會添變數
立法會選戰告一段落,主張本土、前途自決的非建制新人成功當選。今年地區直選議席中,建制派所佔議席與非建制派相比為16對19,較上屆少一席,建制派與非建制派的比例仍維持在「六四格局」,本土派的加入將為來屆議會增添變數。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非建制派的未來走向仍在摸索階段,而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認為,本屆立會因中央打壓泛民陣營,故把溫和的泛民支持者推向激進;同時建制派內部出現分歧,中央可能作進一步介入。
記者:方樂貽 吳紫陽 李洛婷 李詩慧
編輯:洪心怡 李明佑
非建制難合作 泛民推向激進
今屆非建制派得票率上升,本土、自決派等新人成功當選,馬嶽認為結果意味着香港人對一國兩制有憂慮,以及對現況有所不滿,渴求轉變,故希望給予年輕人機會。他認為本土、自決,以致整個非建制派都有空間合作,由於派別之間發生過不少磨擦,而且各自立場存異,加上傳統泛民換血,欠缺默契,將來的合作空間仍需摸索。劉銳紹進一步指出非建制派今年內部分裂加劇,民主黨、公民黨利益衝突明顯,中間路線如工黨由四席變一席,總體溫和泛民票數及支持度下跌。舊人落馬,新人入局,馬嶽預料非建制派在上任初期將各自為政,專注在自身政綱上的議題,盼能突圍而出。他又指,非建制派欠缺領導,因為已經離開議會,即使仍然有部分資深議員留任,但他們始終非領導,故未來極大可能只會有協調者出現,以協調非建制派,但始終不是領導,更形容「根本不會有人跟從你指揮」。雖然建制派少非建制派三席,但馬嶽指其票源仍有穩定增長,故難以斷言非建制版圖能否持續擴大。
今屆有不少候選人打著港獨和民主自決的旗號參選,馬嶽認為原因之一是中央對雨傘運動沒有任何反應和讓步,令人們更關注前途議題,令部分人認為中國主權下香港難以有民主,邏輯上脫離中國是可行出路。劉銳紹認為中央把溫和與激進泛民混為一談,結果將溫和泛民的支持者推向激進,對本土、自決及激進泛民的選情有利。他提到江澤民曾對台灣硬推《反分裂國家法》,結果令台獨支持度不跌反升,指中央未有汲取教訓,警告大陸若堅持不聽取溫和泛民的意見,只會樹立更多敵人。他相信,中央近年雖面對民情反彈,但不會改轅易轍,只會作策略性調整來「騙取民安」,以扼殺一切不穩定因素萌芽,牢牢控制政局,不會開放空間讓泛民公平競爭。
政府難控議會 建制分裂加劇
議席分佈不過半數,加上內部出現分歧,令建制派面臨更多制肘。馬嶽認為來屆立法會議席的分佈變化,令政府控制議會的能力減弱。由於現時建制及非建制議席數目相差只有九席,如果建制派有人缺席不開會或改變立場,會令政府確保議案通過的成本上升。他指少數建制議員並非「經常聽話」,如今他們的議價能力增加,令政府通過議案的過程更困難。
劉銳紹指,以往選舉中建制派甚少分裂,但今次卻暗湧陣陣,如鍾樹根被退選,黃容根不服「指揮棒」協調而獨立參選等,中央又不斷力捧「西環契仔女」,令傳統左派感被背叛,反思應否繼續受指揮。他又指,核心建制和「西環契仔女」擁有較多資源分配,但邊緣建制如自由黨,便會因利益不合而反抗。他指中央盲目地視建制派為工具,認為賦予利益就可以「吩咐你辦事,不聽命就要你死」,思想落後惹來反對。由於中央以往靠利益維繫建制派的方式已經失效,他表示建制派若只有利益主導而非靠理念連繫,當利益不勻便容易分裂,難以團結。他認為如果中央的利益有損失,將會進一步介入,以利益甚至專政手腕來整治建制派。
未來政局發展 寄望特首選戰
馬嶽指,過去四年有很多政治變化,由雨傘運動到否決政改,香港人覺得政治形勢嚴重惡化,故選擇站出來投票,表達意見。他認為如果特首不變,會令情況激進化,「如果梁振英多做五年,我想會對市民的心理衝擊很大」,有機會激發主流泛民反抗,但整體發展要視乎新特首採用懷柔還是強硬政策。劉銳紹估計,來屆特首選舉如果泛民派人參選,「就算你可以(有能力勝任),他說你不行就不行。」中央不會輕易放手,但他認為沒必要「估馬仔」,應聚焦於特首選舉制度不公,勿讓中央轉移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