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頻換領跑員 跑手難發揮

【本報訊】一年一度的體壇盛事渣打馬拉松即將舉行,今年有25位視障人士經盲人體育總會報名參賽。在賽道上,領跑員擔當視障跑手的眼睛,角色非常重要。但香港盲人體育總會項目經理譚偉昌指出,現時義工領跑員有限,未能為視障運動員提供全面的幫助。 記者:黃津琪 劉靜怡 編輯:歐曉淇 張紫茵
港聞

校方欠巡查 申請手續簡 城大變身補習私竇

【本報訊】私人補習乃不少大學生「幫補家計」的良法,但本報發現,有大學生利用城市大學課室,開設私人補習班圖利,令學校資源變成學生的賺錢工具。城大發言人指出,學校不容許學生利用校內設施作商業用途,一經發現,將即時警告,並紀錄違規行為。 記者、攝影:林麗萍 梁雅穎 編輯:鄭智文 黃嘉寶
港聞

文化差異 無阻外傭照顧長者

【本報訊】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漸趨嚴重,愈來 愈多人希望聘請傭工照顧家中長者。雖然有人認 為外傭市場會受內地傭工輸港威脅,但部分外傭 能突破文化差異、與老人家相處融洽,未來或可 進佔香港這龐大的長者市場。
港聞

港研究輸入內地 傭工外傭危中有機

【本報訊】近年,東南亞國家對菲傭和印傭 的需求愈發殷切,令香港的外傭供應漸趨緊張。 中央政策組在2009年研究輸入內地家庭傭工的可 能性,較早時完成研究,但沒有公開研究結果。 若港府允許輸入內地傭工外傭,會否因此而飯碗不保?
港聞

「灣區規劃」有迹可尋

【本報訊「灣區規劃」涉及一個政策的脈絡。於2008年一份名為「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開始研究不同城市所扮演的角色,曾提到「灣區」的概念,涉及建設核心的商業和經濟區。直到2010年,灣區的發展變成行動計劃,有意提升整個大珠江三角城鎮群的環境,以建設「宜居區域」為願景,計劃中包括珠三角的七個城市,如深圳,香港。
港聞

灣區規劃惹爭議

【本報訊】「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計劃含糊、政府又刻意低調處理諮詢,以圖避開反對聲音,在香港引來極大爭議。有網民擔心香港暗地裏「被規劃」,令香港未來成為深圳市的一部分,從而惹起超過一萬人在Facebook專頁反對。「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發起人陳劍青批評該計劃令香港邊緣化,更指出「灣區規劃」破壞一國兩制,令香港失去規劃的自主權。

二極管燈飾 香江更絢麗

【本報訊】近年,政府在推廣旅遊業上不遺餘力,致力提升香港成為動感之都。為了進一步維持「東方之珠」的美譽,不少大型的推廣活動均用到大量燈飾。燈光璀璨、醉人耀目的背後,燈飾的耗電量難以估計。如能有效地節省能源,將它帶入生活主流,可以令市民一同感受長遠省電的環保效益。

「蛋殼」無人要 「扭蛋」扭出塑膠垃圾

【本報訊】近年不少年輕人都有收集「扭蛋」的興趣,「扭蛋」專門店更成為潮流熱點,旋風式掀起一股「扭蛋」熱潮。熱潮背後卻製造大量塑膠廢物,衍生了嚴重的環保問題。

肆虐舊區 影響衛生 流浪貓擾民誰之過?

【本報訊】近年流浪貓無節制地大量繁殖,導致香港的流浪貓數目不斷增加,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二零零三至零四年,該署收到的流浪貓投訴個案近四千宗。牠們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對市民造成滋擾,亦影響環境衛生。舊區如西環、上環及各區公園更成為「重災區」。政府已與各動物福利團體進一步合作,希望可紓緩問題。

問題家庭日增 寄養服務供不應求

【本報訊】由於兒童往往缺乏處理壓力的能力,也未懂得照顧自己的情緒,若他們長期生活在問題家庭或暴力下,兒童的成長必然受到深遠的影響。鑒於問題的嚴重性,社會福利署決定為部分問題家庭的兒童提供寄養服務,但由於服務需求日增,正在輪候的兒童要入住合適的寄養家庭可謂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