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灣區規劃」涉及一個政策的脈絡。於2008年一份名為「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開始研究不同城市所扮演的角色,曾提到「灣區」的概念,涉及建設核心的商業和經濟區。直到2010年,灣區的發展變成行動計劃,有意提升整個大珠江三角城鎮群的環境,以建設「宜居區域」為願景,計劃中包括珠三角的七個城市,如深圳,香港。

記者:楊志浩 盧朗端
編輯﹕郭增龍 葉琦欣

雖然「灣區規劃」影響如此巨大,但至今仍未有強烈的反對聲音,陳劍青認為:「現在大家根本不知道計劃具體如何執行,例如計劃中北環線的走線是怎樣,那個地方會直接受到影響也不知道。」

「2009年反高鐵示威有九個月醞釀期,當初大家由關注菜園村居民的利益,到後來得悉高鐵需要龐大的撥款開支,便觸發大規模的示威。」陳劍青說。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六項主要行動建設

綠網

將香港的郊野公園,景觀步道和濕地與內地連接

藍網

發展香港海岸河套,用以促進旅遊業及其它高端產業的發展

綠色交通

新建連接香港國際機場與深圳寶安機場,名為「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的準高鐵;新建大型港口「香港港」,從海上交通連接內地巨型貨運碼頭

地域魅力場所

打造出能展示宜居灣區城市形象和發展水平的「城市客廳」

低碳住區

建設城市「低碳住區」及新市鎮

文化村落

建設「文化觀光村」,除文化保育及保留原有特色外引入旅遊休閒、文化展示、餐飲娛樂等功能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