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只要被愛神邱比特的金箭射中心臟,男女便會互生情愫。台灣網絡紅人「黑男」在街上隨意配對,香港亦有大學生在校園內為學生拉紅線。「邱比特文化」出現,兩名「校園邱比特」向互不相識的年青男女射出愛神之箭,觸動更多情緣。



記者:杜翠盈 李綺淇 易嘉雄
編輯:張雅琳 吳詠琳 王倩雅
攝影:易嘉雄
版面編輯:譚栢妍

「由提出『中大邱比特』的想法,至成立網上專頁,只歷時五分鐘。」上年十月初,香港中文大學計量金融學系一年級學生 Steven 成立「中大邱比特」專頁,第一天只有五個人對此讚好,翌日竟飆升至 500人,更獲過千人在臉書專頁「CUHKSecrets」討論。突如其來的迴響,讓他下定決心經營「中大邱比特」。

中大愛神 起初只屬偶然

Steven 成立「中大邱比特」的想法源自台灣網絡紅人「黑男」。他製作的短片由 2014 年 5 月開始上載至Youtube 頻道,至今已有近 44 萬訂閱者,總觀看次數更接近 1.5 億次,其臉書專頁亦有近 150 萬人追蹤,成功引起台灣網民廣泛關注。

熱潮由台灣席捲香港,不少年輕人均有留意。起初 Steven 只覺「黑男」的短片很有趣,直到一天他想起有人曾在「CUHK Secrets」要求香港中文大學增加類似配對活動,於是他便空餘時間建立「中大邱比特」,試探同學反應。Youtube 頻道成立於2017 年 11 月 1 日,吸引近 3300 名用戶訂閱,總觀看次數近 36 萬次。

「中大邱比特」會在校園物色女生作配對。

「中大邱比特」成立後,Steven向「黑男」取得正式授權,開始製作校園版邱比特短片,「我不希望破壞《街頭邱比特》的名聲,所以我採用的形式與它大致相同。」Steven 認為這是對「黑男」的尊重,因此他只調整部分男女互動的環節。

中大校園面積近 130 公頃,因此 Steven 會在物色人流較多的位置挑選影片主角。他發現康本國際學術園火車站外人流最多,故 Steven 常在此隨機挑選男女配對。然而人多又不代表容易成功,故 Steven 就常「食白果」,「大部分人都會拒絕拍攝,所以我認為是他們(片中主角)選擇我。」假如遇上願意接受配對的主角,Steven 會先了解對方的基本資料和擇偶條件,找到合適對象後便會安排雙方碰面。

女少男過多 專頁助配對

邱比特不僅現身中大,香港科技大學也有「科大邱比特」為同學發射戀愛之箭。不願透露真名的「科大邱比特」修讀科大工程學系,系內大部分同學都是單身男生,經常抱怨難以結識異性,於是他決定成立專頁,配對校園男女。科大學生男多女少的「反常」情況已久,「科大邱比特」更認為男女比例達七三比,「男仔七女仔三,所以找女生(參與)其實比較難。雖然我們有商學院,女生質素其實不錯,惟女生人數比較少。」

「科大邱比特」希望同學能借專頁認識更多朋友。

相比「黑男」和「科大邱比特」,「中大邱比特」有較多配對活動,例如「脫單計劃」。參加者網上報名後,Steven會在資料庫中配對,讓他們與另一位合適的參加者互動。Steven不僅視之為聚會,亦是另一種配對,但他卻不太喜歡這活動,「沒有我在旁邊,就不會有(片中被逼互動的)尷尬回憶,變相令他們難以破冰。」無奈拍攝邱比特配對影片有不少限制,配對人數亦限於兩人,所以 Steven仍然舉辦聚會,希望配對更多人。

「科大邱比特」則以拍攝影片為主,除一般的配對影片外,亦會製作問答影片。Youtube 頻道同樣建立於2017年11月1日,訂閱人數超過3300 人,總觀看人數接近 36 萬次。成績理想,但他怕只上傳邱比特配對片段會令觀眾感到乏味,所以透過各樣幽默短片,吸引觀眾留意「科大邱比特」動向,持續吸引更多關注者。

相戀成功 視乎發展

校園邱比特令人覺得可協助單身男女發展戀情,不過「中大邱比特」與「科大邱比特」並非為此而生。Steven 比喻「中大邱比特」是中間人,只能讓雙方結識。他明白片中主角首次見面只有十分鐘,並未完全了解,「如果大家志同道合,可否先做朋友?」大學課堂不如中學般有固定同學,聯繫自然薄弱,所以他想利用「中大邱比特」幫同學認識更多圈子以外的人。「科大邱比特」亦認為專頁可讓同學結識更多朋友,可是對他們日後的感情發展卻未有太大幫助。

配對能否讓片中主角發展成情人,當中變數不少。香港專上學院人文、設計及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何穎宜亦認為,校園邱比特單純是一個讓學生認識平常沒機會結識的人的平台。她認為片中主角受各樣限制,能否發展絕對視乎雙方的性格及需要,「配對影片的時間也有所影響,時間短只能建立第一印象,彼此了解不夠深,之後又可能沒有機會再進一步了解,便會影響發展機率。」

假如戀情成功發展,Steven已覺是額外收穫。他曾為眾多單身男女埋下緣分種子,也有發芽成熟的果實,時而更會出現意外結果,「曾經有一名女生參加「脫單計劃」進行配對,暗戀女生的男生得知事件後便馬上對女生表白,最後他們自然成為情侶。」他認為那次是間接成功。雙方互相暗戀,卻一直不敢踏前一步,最後卻因女生獨自參加配對活動,令對方鼓起勇氣表白。

規模擴大 走進街頭

「邱比特文化」在香港校園內出現只有一兩年,但香港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術總監陳和順博士認為全屬正常現象,「大家都會認為大學時期談戀愛是適當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在校園尋找對象。」不過他覺得至今邱比特配對仍非主流配對方法,之所以會在近年興起,純粹是同學貪玩。

香港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術總監陳和順博士。

或許起初只是貪玩,但「中大邱比特」卻是認真籌備。所有活動都由Steven獨自準備,每次參加配對的人數不少,他難以逐一跟進,但他相信雙方有緣便能繼續發展。未來他會嘗試更多配對活動,更預告可能會走訪香港大學校園及中環街頭,配對有興趣的單身男女。而「科大邱比特」亦希望日後能找到十對男女,展開規模較大的配對活動。

每段戀情少不免緣份,「邱比特文化」由台灣街頭傳到香港校園,亦是兩地「邱比特」的連繫。校園邱比特讓學生結交朋友,儘管紅線連上,能否長久維繫,還看主角緣分。

校園邱比特配對情況

目前「中大邱比特」專頁有近7800人追蹤,由其舉辦的「脫單計劃」會優先配對從未試過談戀愛的中大單身男女,所有參加者都有機會成為配對影片主角。由網上專頁成立至今,已有超過480人報名參加配對活動,亦已發佈五條配對短片。「科大邱比特」專頁有近2500人追蹤,至今已發佈十條影片,當中五條是配對短片。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