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上一篇,有人可能說現在的問題是二八定律已過時,現在是應該是一九定律又甚至是零點五九點五定律,而樂施會每年都會發佈的數字亦會包涵全球最富有的1%又或10%掌握了全球多少財富。無他,這些數字說出來別人容易吸收,亦很矯情。

當然貧窮是當今世上的一個大議題,而事實是貧窮不只是在現今社會的議題,而是在人類歷史中的一個最大的議題。但很多人也搞錯了兩件事,就是一,這世界不是一個零和世界。正如每一年我們說貧富懸殊又加劇了,但人民生活的福祉又是不是一定會下降呢?我最喜歡說的一個例子就是我父親曾告訴我,在他從前年代是要儲錢才能吃出前一丁,現在我們是要儲錢才吃出前一丁。而事實是無論在任何客觀生活福祉看,現在的生活比在40年前一定好更多;事實是現在眼看文明富裕的西方國家,在二百多年前九成多人也是一班種甚麼就吃甚麼的農民。那在這進步中有人損失嗎?沒有。有人得益嗎?全部人。那貧富懸殊這種相對概念又是不是我們想像中萬惡呢?

第二個問題是其實我們全都問錯問題。我們問的問題不應該是有甚麼會導致貧窮,貧困,是一個預設的起點,一個最基本的起點,人人出生本來也是貧困的,我們應該問的問題是什樣會令社會繁榮。在一個甚麼制度下的人最有機會令人民脫離貧窮?而在下一篇章將會說在歷史上有甚麼制度才令最多人生活得以改善,能脫貧。

樹仁佛利民
講結果唔講意願,專踢爆偽善大話怪。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