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冬天 工廈滑雪場變法吸金
【本報訊】冬日寒假,不少人愛遊日本、韓國,除了瘋狂掃貨,更可過一個「白色冬天」,甚至在雪地上馳騁。近年有人看準商機,在工廈開設室內滑雪場館,讓滑雪愛好者練習滑雪技巧。惟滑雪場負責人表示,滑雪課程在港仍未普及,需多元求變以維持這門創新生意。
記者、攝影:陳穎森 黃梓詠 游凱欣
編輯:唐芷瑩 呂懿家
隱藏於觀塘工廈內的模擬滑雪訓練中心PLAY, 提供室內滑雪及雪板(Snowboard)課程。場內設有三條雪道,其中一條供初學者一嘗滑下坡的滋味;另外兩條滑雪道是大型「跑步機」,每部造價約港幣150 萬。玩家在22mm 厚的合成纖維捲動墊上滑行,模擬真實滑雪情景。
善用大場地配套吸金
工廈場地面積逾萬平方呎,兩條「跑步機」滑雪道亦可因應學生能力而調較斜度;機前設有一面大鏡子,方便學生矯正姿勢,而滑雪場計畫於月內增設一條滑雪道。場內除了滑雪區,還有咖啡廳等設施。PLAY 市場及活動策劃人陳小姐說,他們亦提供包場服務來維持收入,曾包場團體包括:大學學系、會所、商業機構等,參加者可享用場內所有設施;過去亦有家長在場內為小孩舉辦生日會。她說:「每次包場平均收費兩萬元,能玩3 至4 小時。」
境外滑雪一條龍優惠
陳小姐表示,公司主打一條龍服務吸引顧客,除了在場內開設滑雪用品商店,售賣世界各地的滑雪用品及護具外,他們亦會與不同國家的滑雪村合作,推出旅遊優惠予滑雪場會員。她說:「我們會定期舉辦滑雪旅行團,讓會員可以在真正的滑雪場上大顯身手。」陳小姐指,室內滑雪場的旺季為10至翌年4 月,主要是貼緊亞洲的雪季。她說:「不少人會於出國滑雪前先到場內學習滑雪。」夏天屬於淡季,到場練習滑雪的人數減少,滑雪場會與團購公司合作,推出優惠套票吸引一些想嘗試新事物的人士,擴大顧客群。陳小姐亦提到,室內滑雪場的競爭對手少,營運上理應有可觀收入,但由於滑雪不是本港常見運動,故在經營上會面對一定困難及挑戰。她說,因為宣傳不足,加上學習滑雪較其他運動昂貴,室內滑雪難以普及。
特稿:真假雪學習難比擬
滑雪愛好者對於室內滑雪場學習成效意見參半。網民Eric 認為,室內滑雪場以滾動地毯模擬滑雪感覺,跌倒痛楚較輕,而鄰近的深圳世界之窗室內滑雪場WOW則以真雪招徠,滑雪感覺較真實。網民alfee839 則認為,室內練習和真實雪地是兩回事,真實雪地極為空曠,玩家心理上沒有依靠;加上玩家使用室內機器時,身體停留在同一位置上,只是下肢做動作,四周環境處於靜止狀態。因此,室內滑雪場和機器無法讓玩家感受俯衝的速度及恐懼感。
特稿:深港雪場大比拼
滑雪一向被視為高消費運動,據香港雪板會(www.hksnowboarder.com) 統計指出,真正滑雪發燒友每年需花費近四萬港元,即使用平價雪板,固定器(Bingdings)平均每年要換兩對,全套裝置每年至少要花5,000-6,000 元,服裝費則要2,000 元左右,近年在本港及鄰近深圳興起的室內滑雪場課程,或能降低運動門檻,吸引更多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