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主權爭議白熱化 恐擦槍走火
總編輯 楊皓然
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剛閉幕,中央宣布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防衛。日本方面亦在相若時間,通過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法案。中日「國安局」相繼成立,交鋒意味甚濃。面對中日就領土主權爭議不斷升溫,東亞局勢將更不明朗。
消息指,「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包括軍隊、公安、國安、外交及情報部門,將成為繼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後,第五大國家權力「超級機關」,預料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出任委員會主任。在不少國家都有類似的權力機構,例如美國國家安全局。
中日同設「國安局」
中央宣布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時間,正是日本眾議院剛通過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法案,中央此舉,令人聯想是針對日本的對抗措施。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國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目的是為了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他這樣說:「毫無疑問,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恐怖分子緊張了,分裂分子緊張了,極端分子緊張了,總之,那些企圖威脅和破壞中國國家安全的勢力緊張了。」
記者會上,有日本傳媒問及,設立委員會是否針對日方設立類似機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未有正面回應,但就反問對方是否要將日本對號入座。
日本方面,11 月初通過設立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預計於年底前正式成立,由首相安倍晉三擔任總指揮,負責制定日本中長期的外交及安全保障戰略,及對特大突發事件採取應變措施,被形容是「國家安全的最高司令部」。
中日就領土主權衝突不斷,今年1月中方被指在東海公海海域,以火控雷達瞄準日方護衛艦,事件後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本月初,日本在宮古海峽展開大規模海陸空三棲奪島演習,日本防衛省強調演習不是針對特定國家,但宮古島鄰近釣魚島,演習明顯是為戰略做好準備。
日本首增陸上自衛隊編制
日方今年6 月曾提到,組建一支奪島專屬部隊,以奪回偏遠嶼控制權為目標。這支具有登陸作戰能力的水陸兩棲部隊,針對釣魚島的意圖非常明顯。
釣魚島爭議為日本右翼勢力坐大造就了難得機會。首相安倍晉三亦藉此凝聚民意,乘機為自衛隊鬆綁。他今年7 月公開表態,欲修改《日本國憲法》第九條,強調將自衛隊定位為軍隊的必要性。日本防衛預算在安倍去年上任首相前,連續十年減少,但自他上台後,卻連續兩年增加。日本下年度防衛預算,計劃增至四萬九千億日圓,比今年上升百分之二點九。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海上力量舉足輕重,故每年《防衛計劃大綱》,一向在海上自衛隊方面墨較多。但今年《防衛計劃大鋼》,除了進一步加強海上自衛隊實力外,更是30 多年來,首次提出增加陸上自衛隊編制。
北京外交部曾多次敦促日方不要視中國為對手,不應動輒以中國為藉口,達到擴充軍備的目的。
中日領土主權爭議,預計短期內不會好轉,若周邊海洋活動維持緊張,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