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寵物總是精力旺盛,憨態可掬的向主人伸手擺尾。但寵物與人一樣,終有一日稚氣不再,老態畢現,步向生命的盡頭。當寵物體弱多病,陪伴著牠們大半生的主人,又有多少人願意陪牠們走到最後?


 

記者、攝影:王心兒 梁 皓 黃婉淇

編輯:唐子簾 許英略 陸 霖

版面編輯:黃曉君

  年幼的寵物總是精力旺盛,憨態可掬的向主人伸手擺尾。但寵物與人一樣,終有一日稚氣不再,老態畢現,步向生命的盡頭。當寵物體弱多病,陪伴著牠們大半生的主人,又有多少人願意陪牠們走到最後?

  寵物與人無異,同樣會受疾病所困擾。「一個有勞動的爸爸媽媽,不需要到 65 歲就已經可以體弱多病;一個 80 後,廿多歲已可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 王慧心(Candy) 於 13 年前成立動物社企,一直秉持着為寵物提供護理服務的信念,陪伴牠們走過難熬的時刻。動物社企透過不同的療法和醫療器材,為社會上的不同動物進行復康運動。

復康治療 延齡增壽

  Candy 進行復康前會先了解寵物患病原因,其原因可能涉及內科或神經疾病,而牠們大部份都有骨骼退化問題。寵物有別於人類,Candy 指香港大部份寵物都偏向體重失衡、肥胖,所以容易導致骨骼退化等問題,而退化現象在牠們年輕就有可能出現,而非年老的專利。寵物肥胖,可歸咎於生活中缺乏足夠的活動空間。Candy 有感香港的飼養寵物模式加速動物老化,香港地少且空間狹窄,更是扼殺了牠們跑跑跳跳的權利,加速動物肥胖。

  主人須先要有獸醫的轉介信,當寵物被判斷有復康機會,才可轉介到動物社企。動物社企一般主張停用止痛藥,採用運動性或物理治療等方法,令寵物機能逐漸復。若發現寵物的復康機率低,Candy 會建議主人以寧養式靜待寵物生命的終結,安享晚年。「寧養有時是好的出路,如果我們強行逼一隻復康機會很微的寵物進行復健工作,未必是好事,因為牠會很辛苦。」

  每一隻寵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Candy 雖曾為接近一百隻動物進行復康或寧養,但憶起已逝世一年的西摩犬 Crystal,至今仍倍感惋惜。「從 Crystal 11 歲開始交由我照顧,直至牠 15 歲時逝世,五年內除了退化性的問題令牠由四隻腳步行,到三隻腳,後來只剩兩腳可以爬行,到最後只能癱在床上,眼看整個變化,十分刻骨銘心。」

  較有經濟能力的主人,可在寵物退化之時為牠們進行復康治療。但很多曾被人捧在手心的毛孩,在年老時身體隱藏着不知名的病痛,奈何主人無法負擔龐大費用而被逼棄養, 使牠們流浪街頭。可是,寵物亦有生命,也應該被受尊重和珍惜。

相依伴隨 絕不棄養

  老有所依動物村於 2015 年成立,主力為流浪狗提供安老服務。創辦人洪氏夫婦本飼養兩隻愛犬,因一次在街上注意到年紀老邁的流浪狗流離失所,便下定決心成立老有所依動物村。儘管他們與一眾義工曾幫助多不勝數的棄養動物,但被遺棄的動物仍是恆河沙數。義工李先生慨嘆動物村始終無法全數容納所有流浪犬,現時已沒有多餘位置,所以只能主力幫助老弱傷殘或有需要的狗隻。洪太同時強調,動物村並不是狗場,而是安老院,「希望這裏能成為牠們的家,為牠們帶來家的感覺。」

  洪氏夫婦不但為狗隻提供場所,平日更有義工帶牠們外出散步,提供日常護理。李先生從日常照顧工作中,明白到照顧年老的狗隻不單只要提供日常護理,進行復健對牠們尤其重要。牠們身體機能退化,很多時候都不能走動自如,因此他們會為行動不便的狗隻安排針灸和照燈療程。老有所依動物村與動物社企一樣,從不主張使用藥物,只會在食療中添加保健食品如關節丸,從食療和日常護理著手,令寵物無牽無掛地安老,洪太自知無法令狗隻起死回生,但看到狗隻在自己身邊舒適地走過一生,經已深感滿足。

  去年,颱風山竹襲港,洪氏夫婦不幸受傷,洪生更因腦出血住院,洪太既要照顧丈夫,又要重置動物村,加上日常開支等,令經營動物村變得更困難,但洪太不忍心拋下動物村內 20 餘隻狗,令洪太下定決心,在排除萬難下經營動物村,為流離失所的毛孩,提供一個安樂窩。洪太多年來已與一群愛犬隻建立深厚感情,她飼養了一隻小狗 15 年,從出生到離世均一一見證。「牠很有靈性很乖巧,在牠的一生中,只有剛出生和去世、再也站不住的時候,忍不住遺了尿。」小狗未出生便已經與母狗雙雙被拋棄,但卻異常溫馴,令洪太至今仍難以忘懷。

  舊東西破損,理應先行修補而非扔掉;寵物步入日薄桑榆,理應好好珍惜與牠們相處的時光,而不是選擇棄養。面對那些棄養的主人,洪太只為寵物感到不值,「那些人一旦棄養就很多無理的要求,棄養也罷,但請不要抹黑牠們。」主人總是將責任推到寵物身上,彷彿一到棄養之際,過往一同走過的經歷,或是牠們的可愛之處,全都同樣無疾而終。

生命有時 道別安辭

  走到生命的盡頭,人和寵物皆無法避免。生命的價值孰重孰輕,即使渺小如塵埃,也理應受到一份尊重,為牠們的生命畫上完美句號。老有所依動物村將重任交由Pet to Nature負責。創辦人 Matthew 希望在帶領主人走出悲傷下,為寵物完成美妙的最後旅程,於是在 2017年 10 月成立香港首家提供水化服務的寵物善終公司 Pet to Nature。

  水化與土葬性質相近,「埋葬在泥土中分解過程較長;水化則能夠透過特殊溶劑,在二十四小時內分解遺體。」剩下的無機物質,包括骨頭和牙齒會進行風乾和壓縮程序,製成紀念品給予主人作為留念。分解後的水,亦會用作淋花等用途,把寵物回歸大自然。

  葬禮工作周而復始,但 Matthew每刻都保持專業態度,時刻銘記這是寵物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的旅程。「如果我們能用自己雙手給予寵物尊嚴離開,有尊嚴的情況下做生命最後的一件事,我相信我們的理念會得到很多人的認同。」

  Matthew 不時跟主人聊天,了解他們的需要,從而撫平主人失去寵物的心痛。他深知選擇為寵物善終的家屬,對寵物定難以忘懷。靈機一動下,Matthew 把寵物的骨灰化為裝飾品,如精緻的骨灰吊墜、貓型模具等,讓主人可將寵物的骨灰放在身邊,就像寵物從未離開過主人一樣。

  Matthew 曾於數月前為三隻因主人自殺後,沒有人照顧的寵物善終。他憶述當時動物的屍體已開始發脹,皮更開始脱落。儘管動物屍身情況惡劣,但家屬仍然要求他將寵物的骨灰與主人合葬,令 Matthew 頓覺太多數人或許最後只求一家團聚,永不分離。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