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眼關百人 前線乏經驗 機場體溫篩檢有待改善
旅客抵港時必先經過衛生署外判職員體溫檢測,確認並無發燒症狀方能入境。不過相關體溫檢測員並非專業,聘請門檻甚低。抵港人數眾多,僅有151名體溫檢測員受聘於外判公司,人手遠不足以應付需求,無從為機場把關。有學者建議員工培訓時,除實際應用外,應教授應對旅客技巧,方便體溫檢測員執行工作。
記者:黃懿汶 黃靄彥 曾樂詩 梁翠麗 陳妹
編輯:郭舒揚 池翠盈 叶恬宏
版面編輯:陳靖祺 劉曉欣
據機管局2018年8月數據,每日約有28,115班客運航班抵港,約5,586,000人抵港,平均每小時約有232,750人抵港。旅客從降落到正式過關取行李,上自動電梯到達入境大廳後,在過關櫃枱前須經體溫篩檢,方能正式辦理入境手續,抵達香港。
體溫篩檢程序由港口衞生處負責,服務外判予私人公司,由外判商聘請員工負責。港口衞生處在過程中,負責員工訓練與服務質素監控,確保服務質素維持在標書要求內。
旅客眾多 易有漏網之魚
根據一般程序,港府收到標書後會作根據一般程序,港府收到標書後會作評分,當中須經歷五個階段。第一,標書是否完整,包括服務承諾書、投標金額是否符合要求、詳細薪金安排以及實際執行安排。第二,投標者能否符合所有必須條件。投標者若成功通過首兩步,港府將會審核執行安排計劃書,佔總分百分之30。第四步為審核標價計劃書,佔總分百分之70。最後把第三與第四步的分數相加,總分最高的一方將會中標。
2003年成立的嘉匯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嘉匯」),主要提供人力資源,更曾承包政府於2013年至2017年深圳灣及文錦渡口岸的健康篩檢服務。嘉匯於2018年4月6日正式中標,由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為港口衞生處於香港國際機場提供健康篩檢服務。
按嘉匯現行服務安排,早更為上午七時至下午三時半,中更則為中午三時開始至晚上十一時三十分,兩更均有44人當值,夜更為晚上十一時至早上七時半,有25人當值。以最多人當值的早班及中更計算,每名體溫檢測員平均每分鐘須監測約88名旅客的體溫,難以避免「走漏眼」。
現時嘉匯同一時間要處理大約50條橋位的旅客,人數眾多,加上檢查站後面有一部升降機,每次有旅客、輪椅人士及嬰兒車使用時,均須派職員為旅客量體溫,有機會出現漏網之魚。若同時出現多於一個懷疑發燒個案,體溫檢測員根本無法阻截所有懷疑患病的旅客。
嘉匯回應指,公司有安排同事在升降機附近,利用紅外線熱像儀去監察旅客體溫。公司又相信,所有使用升降機出入的人士,都會經過紅外線熱像儀的監測,並不會出現旅客直接繞過升降機的情況。
門檻過低 訓練過於片面
標書僅要求應徵者為香港居民、達中三學歷、無犯罪紀錄、懂粵語、英語及普通話、能書寫中文及簡單英文,即使應徵者沒有相關經驗亦能獲聘用,標書上亦只要求體溫檢測員在正式上班前先接受相關培訓,對體溫檢測員背景未有特別要求。
健康監察員入職後,須每隔三個月接受測試及重温新訓練,而新入職健康監察員,亦會優先接受首次培訓。現時由嘉匯提供的入職培訓,主要關於體溫監測、處理非本地孕婦個案、佩戴個人保護裝備三部分,當中包括認識儀器種類、操作監測儀器、遇上發燒個案處理程序、協助旅客填寫旅客健康評估表、處理及通報突發事故的程序、聯絡當值健康監測督導員和衛生署衛生站的方法、識別及處理懷疑個案與非本地孕婦個案,以及教授使用各種監測器材、如何正確穿著保護衣、認識各種衛生防護工具物資。
培訓內容牽涉多項識別懷疑個案的處理方式,若體溫檢測員缺乏經驗與基本病温的認知,在眾多入境人數中,體溫檢測員要在擦身之間鑑定個案,難度極高。
定時巡查 確保檢測有效
目前嘉匯針對過境期間,體溫檢測員同時發現多個發燒個案時,制定了即時通報及替補崗位程序,由健康監測督導員現場指揮。若健康監察督導員在其他崗位執行職務,負責前線額探工作的健康監察員會用對講機,通知負責監察紅外線熱像儀的同事,即時以內部手提電話,通知其他健康監察督導員增援。當遇到有不合作人士,健康監察員為避免與涉事人士衝突,會尾隨個案,直至健康監察督導員到場協助。
按標書DHPHO1/2018(HSS)規定,外判公司須安排職員在相關口岸提供體溫檢測服務,體溫檢測員要操作紅外熱像儀、手提紅外線體溫探測儀、耳探體溫儀為懷疑個案量體溫。若有懷疑個案要進一步轉介給港府跟進,就連派發健康宣傳刊物等教育工作,亦屬113名外判合約員工的工作範圍內。每名體溫檢測員不但要一眼關七,更要負責訓練以外的教育宣傳,難以滿足標書要求。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臨床助理教授譚一鴻表示,紅外線體溫儀只能檢測體表溫度,若體表溫度過高就應再作進一步檢測,他認為,為入境旅客逐一量體溫為最佳做法,但機場人流高,相對較難執行。他就傳染病角度分析,單靠檢測體溫無法驗出所有潛在疾病,應詳細分辨旅客出發地,再仔細尋找所有潛在傳染病,以便作衞生檢測。
另外,譚一鴻評論目前培訓內容只側重於實際檢測程序與體溫探測儀的運用,他建議公司應教授接觸旅客的技巧,令旅客安心接受體溫篩檢,達到最大成效。
衞生署港口衞生處回覆指,處方護士會連同外判公司負責人,培訓新入職的健康監察助理,亦會定期評估及建議健康監察助理的工作表現。此外,港口衞生處職員亦強調,每天處方會派遣職員,作最少三次不定時巡查機場體溫篩檢站,確保體溫檢測服務質素符合港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