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深入對手腹地讓人膽戰心驚,要分秒之間穿越「七重防守」觸碰對手後,立即要扭軚衝刺,逃出「七重撲壘」,將分數帶進中線,更見步履維艱。起源於四千年的南亞運動卡巴迪,聽來難度高,看來又似專業版「麻鷹捉雞仔」,其實接近二十年前就晉身亞運。兩年前香港成立卡巴迪總會後,今年終於以網上招募結成女子港隊,飛赴台灣,力戰亞運級代表隊。



記者:李曉峰  陳傲淇  黎銘彤
攝影:江珮麒
編輯:周子晴  蘇潁琦  關卓蔚
版面編輯:蘇潁琦

  2010年,葉創興在廣州亞運會擔任體育義工,當時他才初次遇上卡巴迪,一見鐘情。可惜遺憾門票早已經售罄,未能親自入場觀看比賽。後來他搜集資料,才逐漸了解卡巴迪,但直到2016年在一次台灣義工活動上,才偶然認識台灣卡巴迪運動理事長。對方在傾談中評價香港體育,認為卡巴迪很適合在香港發展,甚至奇怪為何香港未有發展。於是,他返港之後「膽粗粗」隨即決定,與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自己亦因此成為會長。

  距今兩年,卡巴迪港隊直至今年才正式成立,更是臨時在網上眾籌、選拔、籌組成隊。選拔12人地獄級訓練兩個月後,在四月出戰中華台北女子卡巴迪邀請賽。在網上招募中被選拔的包括成員Coco,她前身是一名跆拳道的運動員,從小到大都是以個人身份參與運動,卡巴迪是她第一個接觸的團體運動。她在網上發現隊員招募,便打算在大學畢業前試一試。

專業版麻鷹捉雞仔

  「個人項目只是兩隻腳對兩隻腳,但卡巴迪又如何靠一個人努力去完成呢?」Coco從個人運動轉為參與卡巴迪,首先要學的就是看似簡單,但又甚複雜的規則。坊間俗稱卡巴迪是「認真版麻鷹捉雞仔」,葉創興則搖頭否認,認為應該稱作「專業版麻鷹捉雞仔」。因為卡巴迪不但比賽規則複雜,更是「越激烈越君子」,全部肢體接觸也是點到即止,只可以觸碰四肢和軀幹。

  場上兩隊各自七名隊員輪流進攻,當進攻隊上場後,會派出一名隊員到守備隊場地,期間該名隊員須不斷叫喚「卡巴迪」,是為傳統一部分。進攻方須在30秒內接觸守備方,不論是身體或是衣服都視為接觸成功,更可接觸多於一個隊員。

  成功接觸後,進攻方可用身體任何部位接觸中線得分,每接觸一個對手可獲一分,而防守方除閃避對手外,也可在被接觸後阻止進攻方接觸中線。若成功在30秒內阻止,防守方可獲得一分。雖然卡巴迪每隊只有七個隊員,但每人都有不同職責,如單數號碼隊員多精於防守,二號隊員和六號隊員則以進攻為主。

比賽時卡巴迪的裝束。

逆流女將 南亞亦驚訝

  卡巴迪中攻守雙方並無先天優勢,運動員每個判斷能決定勝利與失敗,極考臨場經驗。正因如此,剛成立不久的港隊在中華台北女子卡巴迪邀請賽內,或許因實戰經驗不足,最終不敵曾參加亞運會的東道主中華台北、日本及印尼。然而對Coco而言,獎牌是摸得到的。「出賽台灣的時候,因為電視有直播,所以我看到其他國家的全職運動員比賽,覺得技術的確有差距。」她補充,「不過我覺得港隊不是沒有機會,練習過後,是可以做得到的。」

  「香港人可能不會像其他國家的小朋友,從小就選定一個運動專項,並利用它來報中學和大學,但可能小學會學跆拳,中學會學柔道,當中學會的所有技巧,在卡巴迪中都可運用得到。」在Coco眼中,港人儘管不如外國選手般體格出眾,但由於運動員數量比較少,出線成為港隊成員機會亦高,「只要想就可以玩。」

  卡巴迪由南亞傳入,有接近4000年的歷史,背後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卡巴迪在本港卻並非由南亞裔人主導。現時港隊中有南亞人和本地人,本地人佔大多數,因此隊員較常接觸到華人,但也有個別南亞人士會主動參與。Coco在剛加入女子隊時,也曾經與南亞裔的卡巴迪運動員交手,她的南亞裔朋友亦對港人懂得卡巴迪感到興奮和驚訝。

卡巴迪女子隊成員Coco和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會長葉創興出席卡巴迪嘉年華活動,向市民講解和教授卡巴迪。

  葉創興亦介紹廣州曾經推動卡巴迪,結果大受歡迎,「當地國際學校裡南亞學生的參與度很高,亦很願意與當地學生交流。任何人都好,(南亞人)都好願意去教他們,這絕對可以促進關係。」

新興體育須待財政支持

  不過若想將卡巴迪推廣至更普及程度,就要依賴穩定營運資金。「體育運動在香港不被太過重視,大多有心人士都面對著資金貧乏問題,所以只能自己盡一點綿力發展卡巴迪,給更多機會予年青人參與。」卡巴迪無錢發展,葉創興唯有自己尋求出路,今年四月出戰中華台北女子卡巴迪邀請賽時,剛成立不久的隊伍,資金實在緊促,「我們曾經問過體育界有心人,可惜他們都說沒有辦法資助。唯有在網上眾籌,籌集回來的資金才剛好足夠支付機票費用,再多都無。」

  大部分希望獲得營運資金的運動團體,都會選擇加入港協暨奧委會,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源。然而加入後條件多多,包括須要連續數年舉辦活動,成功舉辦數次本地及國際賽事等等。葉創興以舉辦一場國際賽事為例,所涉及的資金可能高達十幾萬,當中包括邀請他國隊伍的機票﹑住宿﹑比賽場地等。對於新興起的運動而言,無疑是一大困難。

  「本港體育界發展非常現實,要有實際成績才會獲得注資支持。如今政府只關注一些有實際成績的運動,並沒有給予新興運動更多機會。」葉創興期望政府可以成立發展基金,予新興運動一個機會。

  葉創興期望香港卡巴迪能夠進一步發展,如增加學校以及社區參與,以及增加本地比賽。現時目標是希望積極參與國際賽事,累積3經驗。他強調輸贏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走出自身框架,與他人切磋較量,並寄望四年後,香港隊能參與杭州亞運,成為發展重要的里程碑。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