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形式五花八門,不少商家都希望透過它吸引大眾消費。近期,社交媒體Facebook和Instagram都出現不少素人「賣廣告」。一個普通人拿著一支飲品,加上幾句簡單的描述,就已經構成一個廣告。這群影響力微小的 KOL 稱做「微型意見領袖」(Micro-influencers,下簡稱為微領袖),在社交平台不時發現他們推廣產品或服務的蹤影。隨著市場愈趨接受這種營銷策略,廣告業漸漸出現變化,或有望造就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記者、攝影:郭穎琳 楊詠棋 許碧珊
編輯:馮意心 彭珮堯 陳靖祺
版面編輯:李芷珊

微領袖可以形容為「平民版 KOL」,他們未必像KOL有數以萬計的粉絲,但都有一定影響力。品牌借助微領袖的名氣,在社交平台宣傳產品,藉此影響其圈子的消費行為。今年微領袖開始活躍於各大社交平台,開創一個廣告新模式。一般市場營銷公司會在社交平台邀請有一定追蹤人數的用戶成為微領袖。微領袖登記後,中介公司會按他們平均讚好量、追蹤者人數等準則,發放工作邀請給合適人選,有興趣者可隨時參與。

商家會偏重考慮宣傳工作的成本,微領袖收費較低,增加他們生存空間及發展機會。市場營銷自由工作者范承浲表示,市場對微領袖的需求非常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涉及的成本較傳統宣傳方式低,一般每個宣傳項目只是收約一千至三千元,事前會給他們一個宣傳期限,規定他們在特定時段出帖子宣傳。如果微領袖有過萬人追蹤,所得的金額會提高到八千至九千元。

Adfocate 職員和微領袖介紹影響者營銷。

成本低時間短創商機

范承浲稱八千至九千元的價錢不足夠聘請一個傳統的KOL做宣傳,達哥、Ming仔等KOL的成本十分高。他說:「我們曾經聘請Ming仔拍片,但只是計拍片而不包括構思橋段,花費已經去到五位數字尾至六位 數字頭。」他指出,如果用傳統的方法做電視廣告,最少要花三十至四十萬元。他說:「你不會將廣告放在凌晨播放,因為沒有人會看,但要做黃金時段又要跟其他商家競爭。」微領袖的薪酬浮動,因為市場營銷公司或中介公司可以將宣傳品牌的產品,變成微領袖的報酬,例如微領袖宣傳Adidas品牌,酬勞為鞋、衣服和襪的贊助,從而減低公司的現金成本。

Fimmick Limited 旗下獨立公司 Adfocate是一個屬於內容創作人的社群平台,創辦人賴志偉表示,約十萬元的宣傳費已經能聘用多個不同類型的微領袖,有關收費包括中介費用及訓練成本。他指出,商家只要付約數萬元,即可與十個以上的微領袖合作,當一名微領袖的帖子成為熱話,便能為商品帶來龐大宣傳效果。他表示,公司現時打算針對中小企業推出收費較低的宣傳計劃,當中動用的微領袖相對較少。他又指公司可以用Instagram直接聯絡微領袖,或者聯絡有微領袖團隊的中介公司,構思宣傳工作時更容易入手。如果客戶要尋找某位受大學生歡迎的明星,市場營銷公司反而可能不知道從何入手,涉及的成本相對會提高,「這一刻大家都知道要建立自己的團隊,所花的時間和成本,是較尋找一個有名氣的KOL或明星快得多。」

追蹤者讚好量顯價值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二年級學生周子晴,因好奇而登記成為微領袖,至今接近一年。她在個人社交帳戶上主要宣傳化妝品和飲料,一年間工作次數不足十次。雖然每次發佈帖子只需一小時,但要配合品牌要求,為產品拍攝不同風格的相片。她不會接受許多宣傳工作,只會選擇合適的品牌和產品,以免令網上社交平台的追蹤者感到煩厭。

她初次登記時,Instagram約有1400名追蹤者,帖子平均有80多個讚好。除了宣傳產品外,中介公司安排工作給她前,會按追蹤者數量和讚好數目擬定薪金,每次發出宣傳帖子都會按價付款。愈多追蹤者和讚好的帳戶會獲得較高薪酬。她表示,某些品牌宣傳會在基本薪金以外額外加錢,最多的一次賺取約二百元。

周子晴指有時商品宣傳只需拍下商品不用露面。

相比周子晴,中文大學學生李彥樂有更多追蹤者和讚好數目,每次宣傳可賺取五百至一千元。李彥樂經營社交帳戶已近三年,有逾三萬人追蹤,她常與追蹤者分享政論和食評。有見及此,有餐廳特別邀請她免費試食,包括茶餐廳、日式放題店、韓國料理店等,現時主要分享食評,平均每一篇帖子有逾千個讚好。而第一次的宣傳工作,是由中介公司透過電郵邀請她到不同餐廳試食。除了透過中介公司接觸她,這些餐廳更會透過社交平台直接聯絡她,餐廳會給她約二百至六百元,讓她跟朋友試菜。她表示,做微領袖可以獲得品牌贊助產品,例如唇膏和手錶,最高曾經收取價值二千元的唇膏,她指出做微領袖能節省生活開支,亦是個難得的經驗。

李彥樂個人Instagram中的照片走清純路線,比較可愛。

這群微領袖的生活模式貼近普羅大眾,利用他們宣傳有助拉近和年輕消費者的距離,建立更「貼地」的形象。范承浲表示,品牌會透過微領袖的影響力,打進年輕人市場。他舉例,Nike和Adidas等常用微領袖作宣傳,因為相比網絡紅人,他們更容易接觸年輕客戶群,有助拓展商機。

賴志偉則表示,他更著重微領袖製造話題的能力。他指有化妝品品牌宣傳時會採用新面孔,例如旅遊博客或運動員,而非單靠美妝博客,「曾經與美容品牌合作,但客戶指明不想使用美容博客,而想用生活品味博客。此時可利用不同年紀和職業的微領袖作宣傳。」這群微領袖會為受眾帶來新鮮感,而且他們的類型廣泛,有機會接觸小眾用家。

起步階段待市場反應

微領袖是市場上新的宣傳模式,發展仍屬起步階段,市場反應有待觀察。賴志偉說:「很多大品牌以前覺得需要用明星,到現在覺得需要尋找知名KOL。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接受用微領袖,但是我們覺得是互補。」他補充,明星有明星的效用,知名KOL有知名KOL的效用,只是微領袖變成其中一塊餅,令到顧客覺得整件事會變得貼地和接近生活。他表示,有時YouTubers或者KOL的感覺未必符合要求,但微領袖是一個普通人,感覺貼地,「所以有時會用Multiple strategy(多重策略),可能微領袖配搭明星,或者微領袖配搭 KOL,客戶應該放眼不同宣傳方式。」

范承浲認為微領袖未來絕對是大趨勢,「我們會覺得要懂得怎樣『養』這群微領袖,否則 每個都要重新討價還價,可能他要四百元,另一個又會要四百元,就會控制不了。」中介公司講求的是將所有可能出現變化的因素減至最低,他指客戶不會理會你所做的方法,最重要是不會出錯,令客戶對你有信心。

微領袖在競爭激烈的廣告業嶄露頭角,全憑他們獨特的角色和市場價值,他們為市場帶來的實際影響指日可待。新的宣傳模式無疑為廣告市場注入活力,有望使行業百花齊放。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