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廉政公署推出首套以廉潔為題的電視劇《靜默的革命》,廉署的「靜默革命」從此成為深植於港人腦海之中。四十年過去,近年不少公職人員捲入貪污醜聞,前特首曾蔭權最近更被裁定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這場「革命」似有倒退跡象。曾於廉署工作超過廿年、經歷過警廉衝突和大大小小案件的查錫我卻有另一番體會。

記者:鄭雲風  編輯:李卓謙  攝影:李詩慧 方樂貽  版面編輯:方樂貽

查錫我認為不能依靠幾年決定貪污是否越來越嚴重。

2004年離開廉署,2007年成為大律師,多年調查經驗和法律專業訓練令查錫我比常人更能全面地考慮問題。多名公職人員捲入貪污醜聞,連廉政專員也被調查,廉潔排名又連跌四年,香港廉潔是否倒退?查錫我稱這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從消極方面看,許仕仁和曾蔭權先後入獄都證明香港存在很多貪污。但另一角度看,兩人入獄也證明廉署有效執法,不論是否身居高位都會受法律制裁。

他又指出排名連跌四年有不少原因,例如一些重大貪污案會引起傳媒注意。他甚至預測曾蔭權案會令香港排名下降1至2位,但他又說:「但實際是不是?我們不能依靠1或2年,甚至3年決定貪污是否越來越嚴重。」

 

制衡權力 提高官警愓

曾蔭權昔日萬人之上,如今鋃璫入獄,法官陳慶偉也指從未見被告「由如此高位跌下」。查錫我形容案件「對個人(曾蔭權)、家庭、甚至社會都是一個悲劇」,他希望從今以後,所有特首乃止公務員都可引以為鑑。

他主動向記者提起修訂《防止賄賂條例》,使條例第三條可以規管特首。他指出早於曾蔭權下台前,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已作多項具體建議,防止特首在沒批准下收取利益。以曾蔭權受富豪接待,坐私人遊艇為例,曾蔭權指自己事後也有參考市價付費,但他認為此辯解並不合理,「用一千(五千九百)元就可以坐私人飛機去布吉,是否所有市民都有此優待呢?如果有的話,個個人都想試下,我第一個去報名。」

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曾指修例有憲制困難,但查錫我並不同意,指特首行事和政策都要透明,因為所有貪污都是暗中進行。他建議由退休法官或是「德高望重」的人組成小組委員會,若特首要收利益便須經委員會批准,而非由特首自行決定能收甚麼利益。他說:「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所以你越有權,制衡應該越多」。他解釋,條例第三條令公務員提高警愓,減少特首觸犯貪污。他認為修例急不容緩,不想再看到現任或未來的特首觸犯法例。

貫徹始終 人人皆平等

曾蔭權罪成,公眾自然會注視即將離任的梁振英。問及廉署會否跟進UGL事件,雖然曾出任廉署總調查主任,但他也稱「很難說」,因為關鍵在於廉署擁有多少證據,他估計廉署會一直向律政司詢問法律意見。

服務廉署多年,查錫我認為廉署宗旨從未改變,不相信若有足夠證據仍會放過梁振英。雖然早前北京任命梁振英為政協委員,甚至盛傳他會成為政協副主席。他指「就算梁振英做了政協副主席,甚或是主席,升為國家領導人,都不等於他可以高於香港的法律,因為香港法律很簡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批評有人指成為政協副主席可以免被起訴,是極為無知,幼稚及荒謬,「周永康大還是政協副主席大?如果周永康、薄熙來都郁得的話,香港的小小特首算甚麼,你成為政協副主席又如何?」

查錫我又形容,「市民不是蟻民,政府官員不是官,他們是公僕」,香港市民是特首的老闆,是市民用血汗錢交稅,所以官員必須向市民交待,藉此監督制衡政府。他期望官員能「經一事長一智」,但世界並不完美,更不能保證特首不會行差踏錯,唯有盡量將透明度提高,最重要令人不想貪污。

以理服人 減社會分裂

查錫我指官員決策要透明,但記者指近年所見卻似倒行逆施。他聞言笑了笑,「證明我們要努力」,不覺得香港要繼續撕裂。「香港最缺乏的是⋯⋯」他頓一頓,肯定的讀出「理性」,不管是「黃絲帶」還是「藍絲帶」,最重要是拿出理據。查錫我坦言「好不滿」現時立法會欠缺有質素辯論,直斥不像議事堂。他認為政府現時「只求方便」,每當認為有足夠票通過議案便不再說服反對一方,討論時「很多人出去玩手機、打電話、睡覺、做自己的事」,不是市民想看到的議事方式。他憶起當年立法局議員都「有板有眼」,能清晰表達自己意見。他越說越氣結,直斥現時有議員浪費公帑,「香港人不需要辛苦選立法會議員出來,只是按掣」。

他續指,認為政府不但拒絕與泛民溝通,拒絕「你讓一步,我讓一步」。遇上具爭議議案,便將議案調到民生議案前,企圖迫使泛民讓步,一旦拉倒更將責任推到泛民身上。他直斥如此「打尖」做法「無規無矩」,即使目標正確也不能用非法手段,「我們需要一個講道理的政府,亦包括講道理的人民,大家都說道理,不要事事訴諸情緒。」

今日香港社會撕裂,不少人只問立場不問是非。查錫我則引用台灣作家龍應台的著作《請用文明說服我》,他寄望下一屆政府可回歸初心,立法會重回正軌,讓不同的政治光譜的人,不論是左是右,都會拿出證據,「用理說服香港人」。

著重親和 謙卑勝強勢

特首選舉臨近,曾俊華競選團隊於情人節推出宣傳片,訪問被譽為「秘密武器」的曾太,內容有意無意提到曾太如何以公務員妻子身分自處,免予人口實。身兼法律界選委的查錫我亦有提名曾俊華,記者打趣問道,是否因為「無規無矩」的社會需要「有規有矩」的曾俊華。但他一臉正經的指宣傳片並不可信,然後問到「在這個歷史時刻,香港需要一個怎樣的特首?」

特首應強勢還是親和力強?他毫不猶豫挑選後者,認為香港需要有親和力的特首,阻止社會繼續撕裂,而他認為曾俊華具備這些條件。他認為另一位參選人胡國興同樣正直,亦願意提名他,最終提名曾俊華只是策略問題。

反觀另一大熱林鄭月娥得不到任何泛民提名,他指並非好現象,指若她當選,香港會繼續撕裂,繼續各走極端,相信不是700多萬市民想樂見。他不諱言林鄭月娥是勤奮的人,但「會否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以至不聽別人意見」。他再三強調「特首只是公僕」,認為香港需要一個謙卑的特首,並非一個「好打得」的特首。

有人質疑曾俊華或胡官施政能力不及林鄭,他反駁「這是謬論!」他續指英治時代的總督不少都並非公務員出身,當中有外交官及政客,但同樣稱職。他形容特首是船的舵手,不必到機房做水手,只需確保方向正確。「香港政府施政不是單靠特首,而是整體公務員」,施政的關鍵在於特首個性,若他剛愎自用,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施政便有問題。

特稿:看七警集會

早前警察高調集會支持七警,有人認為場面與當年警廉衝突相似。當年查錫我剛入職廉署,他認為兩者不能相提並論,「與當年不同,當時貪污警察很多,廉署大力打貪,令人人自危,但現在做錯事只有七個人。」他認為現時香港警察專業,十分克制和有禮貌,但不能因尊重警隊,而將錯事說成對。他表明信任香港的司法制度,「你說判刑重,要留待上訴庭決定」,但將一個已制服的人,抬去暗角踢和打,「任何角度都是不對」。

1977年工商晚報中有關警廉衝突的報道。(照片攝自中央圖書館館藏)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