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後」理財態度 決定置業成敗
【本報訊】人人都說要買樓,但是買樓又要付首期,又要供樓,若果沒有良好的儲蓄及投資等理財習慣,「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相信是比較難成事。兩位八十後阿俊及阿榮今天現身說法,分享他們的理財概念。一樣是二十歲出頭,一個人工「月月清」,一個已覓得樓房,皆因二人的理財態度不同。
記者:劉煥姿 郭綺思 梁愷欣 張嘉燁
編輯:饒慧珊 吳穎如 林駿強 陳漢宗
餐搵餐食餐餐清

阿俊
阿俊今年二十四歲,於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後,即受僱於一間設計公司任職設計師,月入約一萬元。他坦言,薪金只能應付他日常的基本生活,「我和家人同住,才不用擔心租金的問題,但交通費和午膳支出,已經花了一半的薪金。」
阿俊名副其實是時下的窮忙族,每個月都重複着「餐搵 餐食 餐餐清」的生活模式。加上平日吃喝玩樂,薪金已所剩無幾,要置業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沒有儲蓄及投資的習慣。」阿俊對投資不感興趣,又認為投資風險高,又不夠務實。雖然自己都計劃在未來十至十五年內置業,但他就不會依賴投資去實現計劃。
既然自言不投資,開源是其中一個讓阿俊達成置業夢的方法。他表示:「我會多找幾份工作增加收入,又會考取足球教練執照,讓自己能於假日教授足球賺外快。另外,我會多接一些設計工作,因為我認為靠努力賺取金錢是最穩當的,滿足感也很大。」
即使會比他人花更多時間和努力,但他仍然堅定地說:「或許有人認為我傻,不過我不會介意其他人的想法,畢竟大家所追求的生活不同,我較著重心靈上的滿足感,日日夜夜擔憂着股票市場的升跌,不是我想要的,加上自己並不急於置業,所以有足夠時間去準備。」
工作加投資終置業

阿榮
阿榮,二十五歲,中學畢業後投身社會。阿榮是一名電子零件銷售員,每星期需要工作近六十小時,月入約一萬八千元。
五年前開始投資並儲蓄,三年前與日藉的太太結婚。即使兩口子都各自有收入,但要維持生活就仍有一定困難。因此,他希望在短時間內擁有一大筆儲蓄。 阿榮當初沒有留意投資的東西,投資是成家立室後的事情。他說:「結婚前都沒有想過投資,因為有了家庭後才想辦法,希望在短期內增加收入。身為一家之主,我希望能好好照顧我的家人。」
婚後的支出龐大,為了維持生活,阿榮開展他的投資大計。「結婚後,我就拚命賺錢,幸運地一直也有儲蓄。」儲蓄起來的錢,有些用來投資股票和外幣,實行雙管齊下,希望在短時間內賺到最多的錢。
阿榮說:「積少成多,加上努力工作,才能支付首期,於購入港島東區一個小單位。」他指出,投資不是為了物質的生活,而是為了擁有現在的生活。他感慨地說:「今時今日,安份工作根本難以儲錢,加上我已成家立室,就一定要有樓!如果至今還未置業,會被人看不起!」
阿榮從沒有諮詢投資顧問意見,他笑言:「雖然沒有投資顧問,但我也沒有什麼投資心得,只是我會分段投資,又會避免購入高風險的股票。可能是運氣好,所以從未在投資市場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