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房屋供不應求,中產和低收入家庭難以置業,房屋已成為港人非常關心的議題。港府去年推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公屋住戶能以低廉價錢購買新居屋,有意見認為其成效易受定價影響,而有公屋居民就希望 政府重推公屋租置計劃,購買現有公屋單位。

記者:丘萃瑩 曾穎妍 林曉晴  

編輯:蔡金峻 黃婉媚 周柏軒

1998 年政府為滿足公屋居民置業需求,提出「租者置其屋計劃」,租戶能以合理價錢購買其租住單位,不過由於計劃衍生管理問題,最後政府於 2006 年停止計劃。

 定價影響成效

為了協助公屋居民,2015 年政府亦提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透過先導計劃形式,以較傳統居屋低廉的價錢,出售予合資格的綠表人士。首個「綠置居」於新蒲崗,提供 860 個單位,預計 2017 年 可入伙。雖然政府仍然未正式公布「綠置居」定價原則,但根據消息指出,售價可能為市價六折,若消息屬實,折扣率將比 居屋高。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綠置居」成效受其定價影響,公屋聯會曾研究發現,大部分公屋戶只能負擔約 200 萬的單位,因此他建議「綠置居」售價以興 建新單位的成本為基礎,然後提供折扣出 售,政府不應通過「綠置居」謀利。招國 偉補充,「綠置居」只屬房屋政策中一個細小的計劃,推出單位數量少,針對群也只有公屋住戶,政府可進一步增加樓宇供應及貸款。

對於「綠置居」計劃,理工大學社會 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亦表示,「綠置居」技術上完全可行,但能否幫助市民上樓,還需看計劃具體標準。他認為即使購入「綠置居」後,市民需要花較長時間裝修,延遲入住時間,但仍能吸引買家,提供機會予市民上樓。

居民倡推租置

記者分別在天水圍及柴灣各訪問十戶家庭,在天水圍天恆邨十戶家庭中有七戶表示想購買現住單位。當中丘太一家為四人家庭,她表示居屋價格太高,如要購入與現時面積相若的單位,價格非常高昂, 難以承擔首期;相反,公屋則價格相對合理,而且設施齊備,比較划算。另一四人家庭租戶黃太亦表示,現時樓價太貴, 除了儲蓄首期問題,供樓負擔亦沉重,故希望購買現住公屋,預算為 80 萬。柴灣的翠灣邨設有租置計劃,十戶家庭有四戶為自置業主,當中居民葉先生正是透過租置計劃,購買現居單位。他表示計劃優惠大,而且不用搬遷,令他輕鬆成業主,對他而言是個不可多得的政策,若政府推出類似計劃,必定能幫助不少人置業。

對於不少公屋住戶反映,希望購買現有單位,招國偉表示,現時樓價高企,搬遷及重新裝修費用又昂貴,故市民寧願繼續居住現有單位。他建議房委會應仿傚租置計劃,屋邨內既設有租置單位,亦有可 出售單位,公屋戶可先租後買;而且他指出在 1997/98 年度的《施政報告》,曾承諾 10 年內推出 25 萬個租置單位,政府不論因由亦應兌現承諾。

鍾樹根

鍾樹根認同可重推租置計劃。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鍾樹根亦表示,認同可重推租置計劃,更曾向政府建議重推計劃,但政府沒有後續的研究方案,只是回應稱屋邨混合出租及出售單位,一併管理帶來許多困難及混亂。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