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架構以外,香港有多個法定的公營機構,它們受公帑資助,但在營運上獨立於政府,它們的首長一般由 非公務員擔任,薪酬待遇亦脫離公務員的水平,可隨市場浮動。記者按政府網頁列出的法定組織名表,抽查 27 個政府機構年報,發現僅 11 個在財務報告中詳列個別高層人員的薪酬;約一成的機構年報中,並沒有交代 管理層的薪酬;大部分的年報沒有詳列機構內每個高層的薪酬,公眾無法獲悉其薪酬結構。

記者:張肖彤
編輯:李明佑 

現行法例並無要求公營機構的核數報告須羅列高層薪酬,不同的機構可各以管理層認為合適的方式公佈有關資料。三個未有在年報中提及任何管理層薪酬資訊的機構包括香港考試及評 核局、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及職業安全健康局,最高支薪職位分別為秘書長、行政總監及總幹事。以考評局為例,該局的薪酬制度已與公務員脫勾,薪酬水平參考巿場水平制訂,公眾難以得知其薪酬架構。

三機構零薪酬資訊  

考評局並未正面回應為何不在年報內載列相關資料,該局發言人表示,考評局每年會向立法會提交經審核的財務 報表,而考評局委員會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亦會每年審視不同職級員工的薪酬水平及調整。在釐定不同職級與崗位之薪酬水平時,局方會檢視該崗位的職責、 所需要的相關學歷和工作經驗,並參考市場上相約職位的薪酬水平,來決定合理和具競爭力的薪酬水平。

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發言人則表示,該局年報之內容已根據歷年守則,報告每年度的工作進度、未來動向及財政狀況等,有關資料已達到披露資料給予公眾人士的要求,而該局的薪酬福利政策亦符合政府監管的標準。該局又指,現時的財務報表內已列出員工總成本,基於私隠權利,除非有法例要求,各公營及私營機構的人事部均會把各員工之薪酬及福利待遇視為機密文件,不會列出個別職員的薪酬及福利待遇,認為現時的做法為公認及合理的做法。

至於職業安全健康局發言人指,該局薪酬與公務員掛勾,由於該局只有四 個管理職員,只有一名達首長級公務員 2 級薪酬,因循過往一貫做法,沒有在年報內列出相關資料。他又強調,委員會不時檢討公開標準,而該局檢視過其他同類機構,亦沒有公布相關資料。

即使有 21 個機構有公開管理層的薪酬資料,但他們公開資料的方式並沒有統一標準,當中僅 11 個在財務報告 中詳列機構高層人員的薪酬,其餘機構採用較不透明的方式,如籠統地列出數名最高層管理人員薪金的總額、列出年薪超過某水平的職員人數等。

螢幕快照 2016-05-24 下午7.15.17英美要求公開列明

這樣的披露手法,令人難以計算高層的加薪幅度。如競爭事務委員會 2014 年的主要管理人員的薪酬開支僅為 574 萬,2015 年勁升至 1036 萬, 升幅逾 8 成。但由於年報沒有列明主要 管理人員包括的職位及人都,外界難以查考有多少升幅是由於加薪、又有多少是由於《競爭條例》實施所增加的人手 需求。

審計署發言人承認,該署並不曾就 公營機構財務報告或公開資料的準則,進行衡工量值式審計。而審計署負責的 審計及核證工作均是按照該署的既定準 則進行,審計署會就有關帳目的財務報 表是否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準則擬備,在獨立審計報告中提出意見,有關公營 機構公開資料的標準,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負責。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在截稿前 未有回覆。

他指出,由於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數目眾多,審計署一向以選擇方式進行審計。署方會視乎有關事宜的重要性、涉及的風險、可能帶來的裨益,以及事情是否屬於系統性問題等因素,決定是否有需要將其納入工作計劃表,而該署向來只會在審計報告書中就經審計的事項發表意見及建議。其中有關的審計報告書分別會於每年四月及十月呈交立法會主席。

 

國際會計準則(IAS)第 24 號列明, 財務報告應披露主要管理人員的酬金總 額,以及福利、約滿酬金等細項。多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等均要求上市公司每年披露主要管理人員 的酬金,在公共財政方面,亦同樣要求 透明。英國的地方政府公開資料守則, 明確指示地方當局

需要按照帳目及審計 條例,公佈各部門及機構高層的薪酬資 訊,高級僱員的年薪高於 5 萬英鎊,即 須列出其薪酬、姓名、職位、所屬部門 及機構。在巴西及以色列,有關政府部 門亦會公佈官員詳細的薪酬資料,以示公共財政透明。

香港會計師公會財務報告主管吳玉環回應查詢時表示,根據現時香港會計準則第 24 號第 17 條,所有實體公司均需要在其財務報告中清楚列明主要管 理人員的報酬資料,包括酬金、短期員 工福利(如工資、獎金、年假)以及退休福利等的總金額。至於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亦須遵守香港上市規則,在財務報 表中披露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員的報酬詳 情;而非上市公司則可選擇披露相關資 料以履行良好企業管治。她補充說,雖 然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和香港會計準則的制定主要是以營利機構為基礎,有關準則亦適合其他如政府及公營機構採用。

記者曾就公營機構資料公開的準則 問題,向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成員潘兆平、毛孟靜查詢, 但截稿前未有回覆。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