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轉變 節水不力 香港缺水風險
斷水危機 水務署上月中批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顧問合約,期望於一年後正式施工,計劃每日食水產量達 13.5 萬立方米,有需要時可擴建,把產量提高一倍,最終為香港供應一成的食水。不過,有學者認為縱然如此,本港供水仍不可能自給自足,一旦氣候變化影響加劇,現時的政策將不應付食水短缺的情況。學者又認為港人節水意識薄弱,水費政策有改革空間,建議政府可實行「先提後補」或「遞進收費」政策。
記者︰梁芷維 丁 迪
編輯︰黃嘉琪 卓天瑜
本港現時主要的供水來自廣東省的東江水,佔全港用水量八成。據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2014 年的研究,2012 年香港每日人均住宅用水量為 209 公升,較其他國際城市如新加坡(152 公升)、倫敦(163 公升)為高。隨著近年人口增長,港人耗水量大增,食水問題也面臨挑戰,食水需求預計將由 2014 年的 9.6 億立方米增至 2030 年約 11 億立方米。
東江水面臨短缺危機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對本報表示,現時的供水已達到極限,可開發建設水塘的郊野地區亦已用盡。若出現旱情,現時的食水供應並不足以應付。他表示,東江沿岸現約有 30 萬人居住,加上沿岸城市急速發展,增加東江水供應的壓力,加上近年氣候變化,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增加,未來可能出現連續乾旱,屆時不單影響香港的水資源,整個珠江三角洲及華南地區,可能出現如美國加州的乾旱情況。他直言,東江及整條珠江很大機會出現供水短缺情況,現時的政策或措施絕不能應付。
陳龍生認為,香港需要開發一些不受氣候影響的新水源,由於香港三面環海,海水化淡是合適的方法。有分析指本港計劃興建的海水化淡廠成本高昂,政府估價每立方米成本達 12 元,較鄰近國家新加坡,每立方米 0.78 新加坡元(約 3.64 港元)為高。他指,新加坡扣除費用,而香港則計算在內,不能直接作比較。
香港大學水資源管治研究項目研究員王雨亦認同,興建海水化淡廠可提供多一個供水選擇,當香港出現乾旱時,可用作水源的補充劑,同時亦可增加香港購買東江水時的議價能力。
需開發更多水源
要減少香港對東江水的依賴,陳龍生指出,除了發展海水化淡技術,亦需要從其他方面尋找食水來源,例如拓展污水循環,一些流到排污水渠中的灰水(Grey water),如沖涼水等,並不是太骯髒,可考慮用作沖廁。
此外,陳龍生指,地下水供應也有一定的穩定性,外國亦有不少以地下水作主要水源的例子,香港有些偏遠鄉村未必有常規水供應,可利用地下水供應日常生活,但由於地理因素,本地的地下水都是屬於鹽水,故需後期處理,因此在發展前宜做好評估,以免產生出來的高濃度鹽水破壞生態環境。
水務署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由於本港天然環境所限,本地水資源始終無法滿足用水需求,故政府於 1960 年開始從廣東省輸入淡水,逐漸建成以本地雨水、東江水以及海水(用作沖廁)為主的供水佈局。考慮到未來可能出現如氣候劇變及雨量驟降等變化,在開發新水源方面,除了在將軍澳建設海水化淡廠,現時已完成有關再造水發展的技術研究,包括研究水質標準,及進行先導試驗計劃,在新界東北部利用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生產再造水作沖廁及其他非飲用用途。
另外,發言人又表示,水務署亦已開始基建設計,並正研究向公眾市民供應再造水的公共財政務和法律問題,目標是由 2022 年起供應再造水。為新界東北部供應再造水而節約的淡水量估計為每年約 2,100 萬立方米。
雖然開發不同的水源有助減低香港對東江水的依賴,但陳龍生認為,香港食水供應沒有可能做到自給自足。他表示,就算香港發展海水化淡、污水循環或地下水開發,可提供的水量仍然很少,而且成本高於購買東江水,故沒有可能做到自給自足。
王雨則以杜拜為例,指雖然杜拜處於沙漠地帶,但仍能興建大量的海水化淡廠為本地供水,做到自給自足。他認為,香港不是做不到供水自給自足,只是公帑有限,花上大筆金錢達到自給自足,未必合乎成本效益。
學者倡加水費
應對供水問題,除了開源,亦要節流,兩人提到港人的節水意識薄弱,水費政策有改革空間。現時,香港每年平均食水用水量約 9.5 億,人均用量排行全球前三、四位。王雨建議,政府應將水費增加至覆蓋成本水平,在現時的補貼政策下,市民一直繳交低於成本的價格,且水費 20 年來沒有加價,他建議政府可實行「先提後補」政策,即先把水費提高至可覆蓋成本的水平,再向公屋戶、老人或低收入人士等提供針對性補貼。他亦認為,政府應該強制商業機構使用節水設施,以減少商業用水的使用量,亦應規定未來的新建築同樣需裝置節水設備。
陳龍生則認為,現時香港的水費相當低廉,沖廁用的海水免費供應,而食用的淡水則按政府補貼的收費機制徵費。香港的食水收費水平,遠低於與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相若或較低的城市,如紐約、東京、倫敦等。他認為,水費應該採取遞進的收費機制,用得愈多愈貴,才可增加市民節約用水的經濟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