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作風  政府與香港房屋協會及市區重建局合作,以 20 億元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協助約 2000 幢樓齡 30 年以上的目標樓宇的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工程。6 年過去,堅尼地城一幢唐樓的業主依約進行維修,但其中長者業主的津貼卻遭扣減 5,315 元。房協回應指,大廈未有提交相關證明文件,不會作延期發放津貼。負責個案的社區主任質疑房協只想盡快了事,立法會議員胡志偉則批評審批津貼的機制官僚。


記者、攝影:陳才逸 羅庸軒
編輯:林炳坤 黃曦欣

位於堅尼地城山市街的一幢唐樓,2009 年中向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申請「樓宇更新大行動」津貼,維修大廈地下水渠,及加建消防裝置和設備。整項工程造價約為六十三萬元,原訂八戶普通業主與四戶長者業主分別可獲批 16,000 元及 40,000 元的上限津貼。不過,房協疑以工程延誤為由扣減長者津貼。

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陳鴻典稱,工程延誤是由於政府部門審批圖則需時,以及需向港燈申請加大電力應付新增消防裝置。他表示,法團 2013 年曾向房協申請延期撥出尾期津貼,房協當時將索取期限延長。但後在工程完工階段,消防處到場測試、驗收
消防系統時,才發現水缸容量只有圖則的四分之一,最終承建商需重新為大廈建造一個合標準的水缸,工程被迫一再延誤。

不理會延期因由

陳鴻典稱,大廈法團於去年 5 月中曾與房協代表會面及提交信件,向署方解釋因為消防工程未能通過檢測,工程被迫一再延誤,要求署方再次延長索取津貼的期限,房協職員只在會議上表明不會再延長索款期限,回信中完全沒有提及是否考慮延期。他續指,房協於去年 6 月派工程部人員到大廈實地視察,只肯按工程的完成比例審批津貼。法團主席陳鴻典解釋,「樓宇更新大行動」的項目可分為首要及次要的工程,而大廈在完成首要(地下水渠)工程後,普通業主已有足夠資格獲批16,000 元的津貼,長者亦可獲取部分津貼,但他們需待完成次要的(消防)工程後才能獲取餘下的津貼。他表示,房協於去年 9 月向業主發放尾期津貼,普通業主兩次合共獲發16,000 元,屬津貼之上限,而每戶長者業主合共獲發 34,685 元,與 40,000 元的津貼上限相差 5,315 元。

陳鴻典引述房協當時的回覆指,因大廈的消防工程未能取得消防處合格證書,故需要扣掉部份長者業主津貼,而即使取得合格證書,也不會再獲房協發放扣起的津貼。他稱,房協從來都沒有向業主交代清楚索款期限的準則,而且申請須知亦未有提及,業主根本無所適從。他認為,業主根本沒有專業知識監督工程是否進行妥當,更不知大廈水缸來在入伙時已經不合規格,而法團在工程中已盡了最大努力,按政府及房協要求維修。他直言,「業主都係工程延誤無辜的受害者」,房協扣減長者津貼的做法不合理。

協助該大廈的社區主任莊榮輝認為,政府是導致工程延誤的罪魁禍首,因為當年工務局(即屋宇署前身)在大廈入伙時未有發現沖廁水缸貨不對版。他批評,房協在了解工程出現問題後未有特事特辦,沒有提出方法幫助業主完成工程,亦不肯再次延長索取津貼的期限,只是扣減長者的津貼,是懲罰無辜的長者業主,反映房協只是想盡快「抽身」,結束該大廈的個案。

政府失誤罰業主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成員胡志偉認為,大廈法團提出延誤的理由是一個「不可逆抗的
因素」,房協處理手法官僚,不合情理。同為小組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則認為,承建商與顧問公司在施工時,應要發現水缸容量與圖則不符,現在因此錯誤導致長者未能獲得房協全額資助,承建商和顧問公司有責任補償予業主,令長者無須付出額外的費用彌補資助差額。

索款期限無規定

房協發言人林小姐回應查詢時表示,房協沒有規定延長索款期限的次數,但亦不會無了期延長索款期限。她續指,若大廈法團提交相關文件,證明消防工程會繼續進行,房協會酌情延期,但該大廈只向房協提出延長索款期限,未有提交相關證明文件,故未能延期。法團主席陳鴻典表示,房協從未要求大廈提供所需證明文件,反指早已在去年5 月中通知房協工程延誤一事,顧問公司亦在會議上表明工程難以在索款期限前完成。

莊榮輝認為,房協的解釋不合理,因大廈已向房協提出工程出現問題,工程亦有政府命令,大廈一定會繼續工程,房協假設大廈不會繼續工程,有邏輯問題。他補充,在他跟
進的個案中,房協經常留難業主,如區內的五福大廈及海都樓,即使按房協要求完成所需工程,房協亦以索款期限逾期為由不肯發放全額津貼。他直斥,「樓宇更新大行動」簡直是一個騙局,「(房協)分明騙人,根本不會有人取得四萬元,(房協)永遠有辦
法扣你錢。」

【特稿】逾期扣錢有前科

本報翻查兩年前的報導,發現房協並非第一次扣減長者戶的「樓宇更新大行動」津貼。位於石塘咀皇后大道西的美新樓 A 座及 B 座,數年前獲房協「樓宇更新大行動」資助維修,原訂可獲合共九百八十萬元津貼。但至 2013 年中,房協於該大廈的業主大會上,解釋因業主提交的石屎工程面積與房協估算不同,以及大廈法團提交文件不足,故扣減津貼額百多萬元,長者業主被扣減 11,000 元至 13,000 元津貼。長者業主對此大感不滿,更曾到房協抗議。該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成員陳小姐後澄清,報導的津貼與實際有出入,長者實際遭房協扣掉數百至數千元不等。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