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覓地捨易取難 難解房屋困局
總編輯 張肖彤
行政長官在上月發布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增加資助房屋以搭建「置業階梯」,在傳統居屋以外,往上推出類似以往夾心階層住屋的豪華版「居屋」,往下亦設立「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對年輕一代以至現時的夾心階層似乎是個好消息。
青年住屋問題亟待解決,早前有大學生趁未畢業申請輪候公屋,引起社會爭議。然而,現象正反映年輕一代對前景的憂慮。有機構調查指,大學畢業生薪酬中位數約 12,000 元,超過申請公屋的上限 9,670 元,但市區私樓呎價動輒過萬,面對無法負擔的供款與首期,不少人只能望樓興嘆,或把置業夢寄於公營房屋計劃。新一期的居屋吸引逾十二萬份申請,破紀錄超額認購五十九倍,殷切需求可見一斑。
不過,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十年 48 萬的建屋大計,當中 29 萬間屬公營房屋,但現時土地只夠興建約 25 萬多個公營房屋單位,計劃能否落實全看政府能否覓得足夠土地。
房屋需求緊張,政府在覓地上仍捨易取難。《施政報告》提出把約 70 幅涉及 150 公頃的綠化帶改劃為住宅地,綠化帶多少具有生態價值,然而,政府僅把其中的一半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另一半則作私營發展。
改劃綠化帶爭議大
有環保團體建議政府優先發展棕土或其他空置土地,但政府態度迴避。棕土指的是使用率低或閒置的舊工商業用地,又或是受重金屬污染、儲存廢置物等已破壞土地,一般不具生態價值。發展棕土一來修復受損土地,二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縱然發展成住宅的成本較高,阻力相對較小。反觀改劃綠化帶,縱使以單位計算,綠化帶的供應有七成屬公營房屋,但把珍貴的綠化帶供給私營發展商,興建低密度「豪宅」,難免遭到反對,徒增阻力。
劏房問題無法解決
另一邊廂,居住在劏房的人數屢破新高。根據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估算,全港劏房數目在兩年內增加近 2 萬個,至約 86,400 間,較前年公佈的 66,900 間,升近三成,超過 17 萬人居於其中。早年有倡議興建臨時房屋安置劏房戶,然而興建臨時房屋也需土地,覓地起公屋已甚艱難,計劃自然無疾而終。
樓價高企,租金水漲船高,連劏房租戶亦不能倖免,呎租甚至貴過豪宅。在豐厚租金回報下,工商廈劏房亦應運而生。不少工商廈劏房狹小、沒有窗戶、環境惡劣,但仍然有價有市。房屋供應緊張的情況下,不少劏房縱然違法,又有危機隱患,亦只會愈來愈猖獗。
未來兩年是政制改革的關鍵時期,若然政府在政治上無可退讓,大抵經濟民生項目是政府處理管治危機的唯一出路。畢竟前車可鑑,七十年代的一系列福利及房屋改革政策,還是為當時的港英政府贏得不少掌聲。然而,現今香港土地資源匱乏,發展時又須顧及環境保育,加上弱勢政府缺乏社會信任,推動政策更見阻力,房屋問題恐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