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聞觀點】

總編輯 陳伽泓

雨傘運動 ( 或稱遮打革命 ) 自上月 28 日取代佔中,成為香港抗爭史上新一頁。 維持日數已超過歷時 23 日的台灣太陽花學運,又被世界各地傳媒稱頌,指香港的示威者是世界上最平和,成千上萬的香港市民曾經捐助物資到三地的物資站,促成 一個個小社區形成。

掌聲背後成果欠奉

運動在全球獲得一片掌聲,在香港則迎來一場場輿論硬仗,以及清場威脅。而最重要的是,暫時爭取到的成果仍是欠 奉,只能說是推動了學聯與政府正式在 10 月 21 日有一次對話機會。對話固然好, 但市民看在眼裏,政府在這廿幾天以來, 每次接近達成對話後,警方都會安排清場行動,多日堅守的市民難感受到政府所指的誠意何在。而反佔領的市民又會認為學 聯等團體諸多政治盤算,又受「外國勢力」 指使,甚或有人認為學生「未夠班」,在 這種氛圍下,全香港都對對話不抱厚望。 結果一如各界所料,沒有達成任何共 識,在電視直播下,以秘書長周永康為首的學聯五子獲得不少印象加分,而政府一 方除了有兩名觀眾外,政改三人組都是一 再強調需緊跟基本法及人大框架去落實普 選。較實質的改變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宣布會向港澳辦提交 8 月 31 日人大「落 閘」後的民情報告,反映香港人近兩個月 來的訴求,以及建立多方平台討論政改, 但於筆者而言,除了是進一步的拖延策 略,虛耗留守市民精力外,似乎難以確定這些措施對解決困局有什麼實質作用。

而早前政界消息曾指出,10 月 20 日 是其中一條中央給特首梁振英的底線,要 順利完成清場,但結果場清不了。

梁特讓步防魔鬼細節

梁振英則在 10 月 22 日凌晨亦透過傳媒放風,首次在提名委員會組成辦法上, 提出實質讓步,指出政府或會考慮將公司票改為個人票,以早前政府一直是鐵板一塊指出不可能妥協的情況而論,這個讓步將改寫功能組別及提委會四大界別低認受性的問題,因為若梁振英沒有玩弄文字, 則提名委員會的選民基礎會從現在每一個公司老闆才有權決定票數,變為該界別的 每個從業員都有權選出提委會會員。

「旺角若失守,金鐘捱不久」是部分旺角留守者信念。此區本土氣息濃厚,整條彌敦道盡是一個個時 政討論圈;曾有碌架床、被困巴士搖身變成民主牆。 佔領者更愛以「公投」方式自決佔區內的大小事務, 體現民間智慧;被指品流複雜,卻又有滿天神佛「保 佑」。經歷多番挑戰,黑幫、政府先後清場到重新佔領, 民眾負隅頑抗仍繼續堅守。

當然,這種讓步距離真正的公民提名 相距仍遠,而擴大民選基礎的提委會委員 是否真的能無後顧之憂地,按照自身業界的民意去提名候選人,都屬未知之數仍待 觀察,但事實證明佔領行動走下去,是會 有清場以外,反能得到實質成果的一途。 建制派以至黨媒一直指,不可能以違 法堵路的方式就以為可以把香港和中央政府嚇怕,可以獲得任何讓步,但筆者的疑問是,除此之外,對政治制度絕望的人們, 還有什麼途徑可以彰顯力量發聲? 而且這麼多日已證明,香港人的理智感情兼備,我們這一個「遮打世代」,更 向世人表現我們對這個城市的真正歸屬感,以及大敵當前的團結,怎可能不被打動?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