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世界盃快將舉行,有戒賭中心擔心本港足球博彩投注額會因而上升,而賭波成癮問題或愈趨嚴重。香港戒賭中心副主任李健業表示,自08年起,求助數字每年均以倍數上升,賭徒更有年輕化跡象,「有些14、15歲中學生與同學討論足球後,會『細細地』買一注去測試自己眼光是否準確,豈料最後越買越大,走上借錢賭波的不歸路。」
他續稱,為推廣「睇波不賭波」,其中心已舉辦多場講座和工作坊,又在全港包括灣仔、深水埗等六區申請掛橫額,向大眾灌輸於世界盃期間,防止「喝采變博彩」的訊息。
根據香港賽馬會資料顯示,在財政年度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就足球博彩一項,馬會已錄得超過500億投注額。李健業批評,03年政府委託馬會管理博彩事業,但在短短11年間,「助長更多年輕人去賭,又做不到禁止外圍賭波之效」,只見其弊而未見其利。
Related

【足壇轉捩】世界盃將至,香港球壇亦將在今年九月出現新聯賽──香港職業足球聯賽,取代現時的甲組足球聯賽。香港足球總會五年前於「鳳凰計劃」報告書建議,設立新聯賽後,考慮容許賭本地波,盼進一步振興足運。
22/05/2014
In "港聞"

【本報訊】電子遊戲機中心(機舖)活躍於八、九十年代,但隨着電腦遊戲不斷進化,機舖不再獨領風騷,年輕人「蒲機舖」的景像已不復見。為了逆境求存,近年機舖引入多款賭博類遊戲,取代傳統「街機」。有社工擔心,青少年會因此而染上賭癮,助長社會賭博風。 記者:張政恒 伍皓天 編輯:王詠妍 謝家淇 根據民政署統計數字,機舖數目由高峰期1993 年的876 間,跌至現時只有244 間。為維持營業額,本港大量機舖引入多款賭博遊戲機,例如跑馬機、廿一點機和老虎機等,利潤遠比「一蚊一局」的傳統遊戲可觀。 賭博機取代傳統機 由早期的《食鬼》到後期的《街霸》和《頭文字D》,這些經典遊戲機陪伴着不少港人成長。但隨着這些傳統遊戲機乏人問津,加上一局只需約1 元,便能玩上半天,結果被機舖閒置一角;取而代之是百家樂機和跑馬機等賭博遊戲機,投注額比傳統遊戲高幾倍,遊戲時間只有幾分鐘,能帶來較高的利潤,故常被機舖放於當眼處。 以跑馬機為例,它的玩法猶如投注真賽馬一樣,有不同投注種類,如獨贏、連贏及三重彩等;馬匹的狀態、騎師和賠率亦設計得一絲不苟,色彩繽紛的外型加上熱血刺激的配樂,經常吸引了滿桌「賭客」消費。另外,百家樂和廿一點等遊戲機亦大受歡迎。 記者曾於平日黃昏時段,到荃灣一間遊戲機中心觀察約兩小時,發現跑馬機長期保持約八成的使用率;但傳統遊戲機一個小時只有兩至三人使用。傳統遊戲機的數量大約有50 部,賭博遊戲機雖然只有30 餘部,但使用率遠比傳統遊戲機高。 在機舖打機有8 年的麥同學表示,以往都是約一個月到機舖遊玩一次,消費約為10 元至20 元;自友人推介他玩跑馬機後,進出機舖次數增至一星期一次,高峰期更試過一星期三次,每次與友人最少兌換相等於100 港元代幣,消費比以往多了。麥同學更稱:「我已經算是買得少,有些人一次下注相當於十幾元港幣的代幣。」 一晚輸光2000 元 同樣熱愛到機舖流連的方同學,則對電子遊戲機的設計抱有懷疑,他質疑這種遊戲機買多少就輸多少,可能有人操控遊戲機的難易程度。於長沙灣一間遊戲機中心,工作約5年的場務孫先生認為,機舖相比以前已經變質,賭博遊戲成為近年的主要收入來源。孫先生稱,曾看到有玩家找換2,000 元代幣後,一晚輸光,認為當玩家贏得多時,便會「賭上癮」,故不建議青少年玩家接觸賭博遊戲。孫先生指,即使是週末下午或晚上,佔地2,000 呎的遊戲機中心,人流亦只有20 至30 人,沒有賭博遊戲,根本沒有可能「做得住」。 東華三院平和坊戒賭輔導中心主任楊枬英指,曾有個案未成年就接觸跑馬機,結果沉迷賭博,成為病態賭徒。楊枬英指,青少年不能進入賭場,而機舖就製造了一個給青少年賭博的漏洞,令年青人提早接觸賭博。
21/11/2013
In "港聞"

傳媒行業由上而下都不信任紙媒還有未來,在互聯網衝擊下,紙媒無例可守,唯有擺脫形式框架,以營銷策略與報道內容爭勝。紙媒迎合互聯網,網媒領頭者卻回到紙本,以非主流內容在傳媒業界中爭勝。回顧過去十八年變遷,紙媒入網兵不血刃,如今初見果,卻不知是福是禍。
16/01/2019
In "人物"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