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全港只有6 部專門為輪椅使用者提供的士服務的7 人車,俗稱「鑽的」。有行動不便人士認為「鑽的」不足,惟負責公司表示資金不足,憂每年亦難增一部。

記者:郭曉瑩 卓健儀
編輯:陳伽泓 霍海嘉

政府統計處於2009 年,估算全港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約有近19 萬。根據政府數字顯示,人數有上升趨勢。不過目前,全港僅有6 部「鑽的」提供服務,必須提早預約。「鑽的」負責人指出,平日早上及星期六晚的高峰期,全年使用率接近飽和,但因資金所限,未能滿足市場需求。很多有需要人士都未能成功預約,最後只能選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鑽的(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梁淑儀指,因為早上是用家到醫院覆診的高峰期,很多傷殘人士及行動不便的長者都會預約服務。她說:「平日早上和星期六晚上也是高峰期,全年使用率有七成以上。」她坦言,隨著人口老化問題加劇,傷殘的士的市場需求愈來愈高,然而因資金所限,實在未能一時間大幅增加「鑽的」數目。

資金不足擴展難

她表示,現時「鑽的」的資金來源只靠社會創投基金、安老院及的士業界等提供資助,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未必能實現一年增加一輛「鑽的」的目標;加上申請政府資助需時太長,手續太繁複,故短期內都不會考慮申請政府資助。據政府的網頁資料顯示,若企業要申請政府資助,需要先提交公司財政報表等多項文件,再要經過評審委員會審批,但評審委員會只在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開會,因此每項申請最少需時三個月時間審議,但最後未必能成功申請。梁淑儀重申,即使無法應付需求,亦不能在公司財政可能虧損的情況下,勉強提供服務,反正消費者不是只有「鑽的」一個選擇。

「鑽的」難預約

行動不便的卓伯伯( 圓圖) 表示,他因年紀老邁及患有柏金遜症而需乘坐輪椅,每兩個月便要到醫院覆診一次。若想乘坐「鑽的」,每次都要提早一星期預約,但並非每次都能成功。當預約失敗時,他只能要求家人陪同乘坐公共巴士感到極不方便。據「鑽的」的宣傳資料中,「鑽的」一次單程服務的最低消費為港幣115 元正。卓伯伯表示,因為普通的士較矮,傷殘人士上落十分不便, 而乘坐巴士及港鐵亦要麻煩職員幫忙。他說:「如果其他交通工具是方便的話,我還怎會浪費錢乘搭『鑽的』?」

公交傷殘設施需改善

另一名因糖尿病而不良於行的陳婆婆則指出,因無障礙交通工具的車資普遍都較昂貴,所以她多會選搭港鐵或巴士外出,但每次她都感到極度不便,在上巴士時亦會感到尷尬,「次次都要勞煩司機落車,再推我上車,又阻礙其他人上車」。而乘搭港鐵也不好過,她說:「遇上多人的時間,連車也不能逼上去,就算有職員推到我上車,其他乘客也會投以不友善目光,好像我阻礙他們的去路,但其實我也不想這樣。」本報曾聯絡香港傷健人士協會了解傷健人士出入不便的問題,惟至截稿前仍未收到回覆。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