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組球場塵土飛揚 球員:如在沙灘踢波
今夏多支英超球隊訪港獻技,香港大球場卻抵受不住連日大雨,草地變「爛地」,鬧出國際笑話。事後民政事務總署迅速為大球場訂下短期至長期的草地復修計劃。但原來除大球場外,香港其他球場的草地質素同樣令人擔憂,部分更是甲組賽事的舉辦場地,球員及教練均表不滿。
記者:王嘉豪 區嘉俊
編輯:譚健燊 霍海嘉
記者到六個主要甲組球場視察,發現香港仔運動場及城門谷運動場的草地質素最為惡劣。香港仔運動場是甲組球隊南區的主場,現場所見沙石比草還要多。晨曦球員張偉康批評球場沙塵滾滾。他說:「好像到了沙灘踢波,傳一個地波,足球都彈上膝頭高度。」他擔心球員於沙地上踢足球容易「拗柴」,增加受傷機會。
仍用大葉草落後國際
城門谷運動場是「升班馬」東方沙龍的新主場,不但雜草叢生,場地亦嚴重凹凸不平。東方沙龍教練高尼路質疑球場不符合比賽標準,會窒礙本地足球發展。
香港園藝專業學會理事林先生表示,甲組球場草地質素參差,全因本港以「康樂用球場」進行專業比賽,球場既租給
學校舉行陸運會,又同時進行職業足球賽事,令草地欠缺休息機會。他引用外國例子,「曼聯都是有正式比賽時才使用主場,平時只會用訓練場練波。」
他又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不思進取,懶於更換已經沿用30 年的大葉草。他指出:「近年已有科研培植的百慕達草
興起,在生長和復原能力等方面都相對較佳,大葉草一踩就死,根本不達國際標準。」南華教練張寶春亦指,大葉草令球
速轉慢,拖慢比賽節奏。
為舉辦東亞運動會而於2009 年興建的將軍澳運動場,雖使用百慕達草,但據記者現場所見,草皮同樣有微禿的情況。有球迷指出:「康文署管理得不好,有靚草也沒有用。」
康文署:一年兩次養草期
康文署表示,球場的定期保養工作由外判管理公司處理,署方亦會安排於夏季及冬季各關閉場地一次,以進行重鋪草地及平整工作。至於每年投放多少資源在球場保養工作,署方未有提供具體數字。
身兼足球教練的深水埗區區議員韋海英指,署方雖為各球場設養草期,但不會找相關專業人士打理草地,甚至可能只是找清潔工友打理,促署方檢討安排。
南華教練:改善排水減低天氣影響
今夏舉行的英超球隊挑戰賽,香港大球場草地質素欠佳,曝露政府的草地保養工作差劣,更被發現鋪場沙混雜碎膠。
香港大球場是南華足球隊的主場,教練張寶春對短期草地復修的成果表示滿意,但若要令大球場長線發展成國際級球場,他表示:「真的要重做,甚至找專業人士幫手」。
他認為妥善的場地排水系統,比草的品種更值得關注。若草的密度不足,下雨時就很容易把泥和草一同踢起,令球場泥濘不堪,排水系統有助減低天氣對球賽的影響。
而大球場事件會否令英超聯賽會卻步,不再來港舉辦巴克萊亞洲錦標賽?足總發言人認為,只要能夠保證比賽場地質素良好,深信賽會將再次考慮本港成為主辦城市。而截稿前英超賽會仍未有回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