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織文化 細味生活 兩地匠人默尋知音
兩組紗線的交纏,形成獨一無二的手工梭織品。社會步伐急速,製作需時的手工梭織品或未能吸引大眾停下腳步,慢慢細味當中的一針一線。全職媽媽毅然成立工作室廣尋知音,台灣人則用機器留住手藝,盼能傳承文化。
記者:牛禾青 王 旭 蔡迪生
編輯:陳嘉雯 葉詠珩 吳鎧均
攝影:蔡迪生 馮家淇
版面編輯:鄭可盈
用一條普通的線就能織出很多不同的作品,大至披肩、衣領、餐墊,但同時又可織出小花飾品。」千篇一律的織法,成品卻千變萬化。過程縱然耗時,但仍有知音。
十年前任職中學教師的Daisy,辭退工作成為全職媽媽後,在網上看到有關梭織的短片,便開始一嘗箇中樂趣,其後更成立專頁「Lazy Daisy Tatting」,開始自己的工作室。
花樣多變 慢工細貨
梭織由兩組或以上相互垂直的紗線,縱橫交織而成。行內人一般以縱向的經紗及橫向的緯紗來區別織法。梭子帶動緯紗在上下開合的經紗開口中穿過,一紗一紗構成交叉的結構,完成編織。
成品依賴圈及橋兩種基本形狀演化成不同圖案,亦可加上不同的配件,襯托另類風格。雖然只有兩種基本形狀,但作品的做法多變。大部分圖案須分開不同部分編織,再用勾針 合拼,然後再把線頭藏於駁線位。
Daisy 手執紗線,以製作中的蝴蝶圖案為例,加上準備功夫,要完成整個作品約需十小時,而較簡單的作品如項鍊則需兩小時。
梭織工序耗時且花心神,製作過程中需要不斷重覆打結。過程或許單一枯燥,但梭織著重整齊,因此控制力度尤其重要。若急於完成作品而加強力度,反令作品變得粗疏,圖案大小不一,令外觀帶瑕疵。
製作需時 盼能欣賞
工作室主要售買梭織飾物,亦會開班授徒,學生普遍以女性為主, 在職人士以至老人家都向她學藝。 Daisy 稱學生一般較急進,曾有人在首次上課便要求即日完成作品,但她會先要求學生打好基本功。「學生在有比較的情況下難免會心急完成作品,其實急不來,作品即使完成但帶瑕疵,未來學習較複雜的製品時只會做不來,他們也不會開心。」
手工織品生產量不多,加上製作需時,手工藝發展在港並不普遍。Daisy 雖曾到市集擺賣推廣,但顧客的期望與她有異。「後來發現複雜的成品反而少人懂得欣賞,相反做一些簡單的飾物,由於容易配搭,竟能吸引更多人選購。」她著重製作過程, 並希望自己的手藝能獲賞識,但大眾單看款式,未免令 Daisy 心酸。現時,她會將材料包寄往東京售賣,望能在手工發展純熟的地方尋覓更多知音。
傳統工業日漸式微,Daisy 雖感惋惜,但她始終認為毋需刻意發展。「很多同學來學梭織時都是首次接觸,其實同學攜同家人和朋友一起上課,從而培養他們的興趣,已經算是推動發展的一種。」
港台工藝 面臨同況
梭織講求慢工出細貨,台灣雖以慢活見稱,但也逃不過工業化進程的影響。台灣染織文化創意協會會長潘淑慧從長輩口中,得知台灣受工業革命影響,機器逐漸取代人力,令她決定為保留與繼承傳統手工藝出一分微力。她於 2016年集合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協會,希望推廣梭織文化之餘,又可保留及傳承傳統工藝。
「其實對於紡織工業來講,它和 其他的產業不太一樣。其他產業也許在某些過程是消失的,但是紡織業並不會因為人工生產或是機器生產而改變工藝流程。」台灣的機織布藝能模仿出手工梭織,讓機器生產能夠承接梭織手工。
機器織物如出一轍,雖說工整,總覺冷冰冰的。手工梭織製品背後,匠人的情緒和經歷的生活壓力,最終轉化成一針一線,變成獨特且有溫度的作品。人手製作的獨一無二,卻反被人誤以為是缺陷。「因為我們被工業化很久了,所以當和工業化的東西放在一起,我們就會認為這個是瑕疵,因為它不一樣。」
即使如此,潘會長始終相信要推廣梭織,必先要讓人知道工藝的存在。「工藝要生存,一定要把工藝融入在生活中,成為生活上用到的東西,它就可以一直存在。」機械化能大量生產成衣,有助融入大眾生活,令梭織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或許機器取代許多傳統工藝的工序,但手工與機器亦不是對立關係。雖獨欠溫度但機器可大量生產成品,並滿足大眾生活品需求;手工質感帶溫度,卻過程耗時,但喜歡手工藝的人自會明白箇中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