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則鳴

不平則鳴:妄顧 

梁特涉嫌以特權助細女把遺失的行李繞過正規安檢,直送至機場禁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揭發當日,網上即時新聞以「妄顧安全」來指責,若恐怖分子趁機施襲,那就大件事矣。
專欄

港經:點解唔可以活得好? 

最近網上留傳著一段全球最窮總統的影片,說人生本可簡樸,亦應簡樸。當然在這個政治正確行頭的社會,說人要活得樸素,要環保,要支持小店統統論調會令你頭上有光環,但事實是口裡說支持小店但每星期都去光顧百佳惠康的人亦有不少,最少我也認識一兩個。
專欄

80% 的完美日子:關於《十年》得獎的種種議論

《十年》在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榮獲「最佳電影」,一得獎就立刻引發社交媒體上的連串討論,有人如我一樣感動叫好,卻有人狠批《十年》「未夠班」,金像獎此舉是影響香港電影的聲譽。
專欄

港經:什麼是貧富懸殊?(二)

再接上一篇,有人可能說現在的問題是二八定律已過時,現在是應該是一九定律又甚至是零點五九點五定律,而樂施會每年都會發佈的數字亦會包涵全球最富有的1%又或10%掌握了全球多少財富。無他,這些數字說出來別人容易吸收,亦很矯情。
專欄

仁聲仁戲:《 復仇勇者》:只從一點出發

執筆起稿之時,剛巧是奧斯卡頒獎前夕。作為熱門份子之一的《復仇勇者》,明顯是製作團隊嘔心瀝血的作品,克服冰天雪地的環境,面對超時超支的局限,劇情竟來得異常簡單。
專欄

80%的完美日子:喜歡台北的原因

一個在台北的夜晚,我和友人到民宿樓下的二十四小時投幣式自助洗衣店洗衣服,把衣服通通放進洗衣機後,就到對面的便利商店買啤酒。台灣的便利商店比香港的寛敞得多,我們隨意坐在一張椅子上,聽著午夜時份店裡廣播的電台節目。
專欄

港經:什麼是貧富懸殊

先和大家玩一玩一個思想實驗『彼得是一個美國人,他害羞,不常和人相處,會幫助人但對社會對社會對鄰居也不是十分感興趣。
專欄

仁聲仁戲:《歡姐當自強》— 殘酷現實的勵志

與其說 < Joy> 是一套傳記電影 ,倒不如形容它是家庭悲喜劇。此片透過「阿歡」這奇女子自己發明「神奇拖把」的傳銷故事,刻劃出八十年代末(也有人指出更正確乃九十年化初)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