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大家玩一玩一個思想實驗『彼得是一個美國人,他害羞,不常和人相處,會幫助人但對社會對社會對鄰居也不是十分感興趣。他喜歡事情井井有條,常於生活中的小事找樂趣。』你認為彼得應該是一個圖書館管理員還是一個農夫?

我想十之有九都會認為根據他的性格,他應該是一個圖書館 管理員;但你又知不知道,在美國農夫的數目其實是圖書館管理員的20倍,所以彼得其實更可能是一個農夫。諾貝爾經濟學家-丹尼爾·康納曼在2011年出版的《快思慢想》,內容正是探討人腦在認知上的模式,而這種忽略基數的想考方式正是大家常犯的認知毛病。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有這些認知毛病令自己做錯評論猜錯結果的例子多不勝數。其中一樣最具代表的就是人們對二八定律的理解。

二八定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樂思會每年都會跟你說世上 兩成人掌握了世上八成的財富;很多人看到這裡就停了,開始評論,說有錢人有多不該去壓榨窮人; 但有多少人知道所謂的二八定律,二和八又代表了多少?根據樂施會自己的官方數字,只要 你擁有價值53萬左右港幣或資產,你已是世上10% 最有錢的人了;而在香港地,根據香港大學前年做的調查每十個港人就有一個流動資產過100萬元,想像一下,二八定律時自己其實是當中 的二,又甚至是一,你的論調會有甚麼改變嗎?

樹仁佛利民
講結果唔講意願,專踢爆偽善大話怪。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