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再次受擾 設計文宣修復內心傷痛
不少人以社會變天來形容反修例運動,剛剛畢業的馬騮(化名)理應滿懷希望地展開人生新一頁,但社會的動盪令曾經戰勝的情緒病亦再次纏繞她。馬騮重新為自己定位後,加入文宣組自救,治療心中傷口。
逆權大狀劉偉聰 從歷史傷口看司法
四個多月的反修例運動,使香港傷痕纍纍,首道傷口該從二十二年前回歸說起。「(中國)多年來一路制肘著我們自由民主發展,這個夏天忽然出現了大規模的山泥傾瀉。」大律師劉偉聰坦言這場運動若不出現,這座城市將近乎崩潰。儘管社會出現很多不公,他始終堅信司法為香港最後支柱。
義載夫婦接載子女 作另類贖罪券
「其實我無法走上前線,現在拉著我的丈夫去做義載,其實某程度上我也覺得我在買贖罪券。」在運動中期成為義載司機的陳氏夫婦(化名) 為「子女」提供接送服務,親身接觸示威者的故事,大感愧疚之際,亦只能盡力給他們提供多一份安全感。
被捕前線恐失自由 羈留生活成傷口
八月的某日清晨,阿 V(化名) 好夢正酣,突被門鈴聲吵醒,原來是警察上門,以刑事毀壞罪拘捕他。阿V仍未睡醒,腦海中一片空白,反而是從家人慌張的反應,才讓他覺悟自己被捕。回想起 6 月 26 日包圍警總 的一夜,阿 V 只淡然說道:「幸好不是暴動罪。」踏入警署的一刻,他不僅背負了一條罪名,心裏更劃上一道恐懼的傷口。
時勢造英雄 學聯五子梁麗幗看反修例運動
「他們很照顧我,知道我讀法律,未能承擔法律責任。便安排我進行對外聯絡的工作。」在2014年的夏末,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梁麗幗,以學聯常委的身份,負責與傳媒聯絡的工作,負上公民抗命的責任,走過79天雨傘運動。
左膠五年後蛻變 資深傳媒人吳志森看新生代
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夏慤道,大部分香港人第一次嚐到催淚彈的滋味。那八十七枚催淚彈令一個又一個香港人站出來,築起帳篷,充塞整條街道。周遭瀰漫著一片和諧寧靜的氣氛,一朵朵黃色鮮花開始綻放。
高主教舊生聲援罷課遭截查 在校生無懼白色恐怖
9月2日早上,一覺起來,陳同學拖著疲累的身軀,慢慢開始梳洗,換上校服,又再一次迎接開學日。新學年的首個上課日,每次都是一式一樣,派發通告、班主任編排座位等,每次令人期待的只有與同學相處的時光。
高雄人看三罷集會 見證港人爭取民主
從來只有耳聞,卻從未眼見。經歷上星期六九龍西示威,來自台灣高雄的杜先生首次嚐到催淚煙,刺鼻難聞的味道此刻仍充滿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