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塗鴉精神挑戰法律 街頭文化難被保育

街頭塗鴉最初源自八十年代的紐約,是黑人文化與草根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但不少噴漆色彩正走進商場、大街店舖,政府甚至邀請國際及本地藝術家,以外牆塗鴉活化後巷。塗鴉藝術抬頭,箇中精神又是否依然存留?
特寫

生態旅遊福禍相依

近年郊年郊野公園、自然生態備受關注,生態攝影活動隨之衍生。不過,有市民罔顧自然環境,在攝影過程破壞環境,又影響當區居民生活。有區議員認為生態旅遊帶動地區經濟,但有專家指,要考慮生態環境可否承受人流。
特寫

寵物傳情慰心靈

寵物與人類親密無間,不少人都會將貓和狗視為家人、密友。根據政府統計處 2006 年數字,香港約有 萬戶家庭飼養寵物,即平均每 10 戶就有 1 戶家中有寵物。人與動物間的微妙交流,造就各種寵物相關行業應運而生,令接受服務者心靈得以安寧。
特寫

群眾集資興起 支援小本創業

巧婦難為無米炊。青年人要創業,資金無疑是首要條件。美國自 09 年起吹起集資熱,熱潮近年吹到亞洲,群眾集資(Crowdfunding)成為創業者集資的新出路。
特寫

回收舊眼鏡助視障人士

捐贈舊衣、書簿、玩具等都很常見,但大家有否想過,就連舊眼鏡也能回收重用?不少慈善團體都響應回收眼鏡行動,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矯視工具,受惠者遍佈本地及發展中國家。
特寫

廣東歌風光不再 忌盲從促資助

八、九十年代粵語流行樂壇百花齊放,但近年在歐美日韓音樂熱潮下風光不再。面對香港樂壇逐步衰落,有人歸咎其發展模式十年如一日,但仍有人相信港樂有一線生機。究竟香港流行音樂是否已步近夕陽?港樂未來又何去何從?
特別報道

仁選:2014 十大新聞人物選舉

2014 是香港動盪的一年,學聯發起大專生罷課、醞釀多時的佔領運動爆發,一宗宗年度大事將被寫進歷史。三百多個晝夜過去,2014 年快將完結,大眾記住了誰的面孔?
特別報道

【傘聚人事】專題:雨傘下的音樂態度

一齣好電影少不了一首好配樂;一場雨傘運動,不僅萬人同唱《海闊天空》,就連生日歌《Happy Birthday》也被賦予「特別意義」,而運動自身亦成為作品題材,有音樂人希望藉這些「配樂」引發大眾更多思考。